将乐常口村“生态股票”创新分红模式,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2.3万元
位于福建省三明市的将乐县常口村,近年来通过创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模式,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双赢。特别是该村推出的“生态股票”二次分红制度,不仅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还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使得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2.3万元。
常口村地处武夷山脉,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然而,过去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措施和经济发展手段,村民们过度依赖自然资源,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村民收入增长缓慢。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常口村积极探索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新路径。
“生态股票”便是常口村创新实践的重要举措。这种股票并非传统意义上的金融产品,而是村民参与生态保护的一种新型权益。具体来说,村民将土地、山林等自然资源作为“生态股票”的抵押,通过村集体统一管理,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生态股票”模式下,村民不再直接从土地、山林等资源中获益,而是通过参与分红的方式分享生态保护带来的经济效益。这种分红分为一次分红和二次分红。一次分红是按照村民投入的“生态股票”数量进行分配,而二次分红则是根据村集体生态保护项目的实际收益进行分配。
这种分红模式极大地激发了村民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村民们意识到,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获得可持续的收益。因此,他们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等生态保护项目,为常口村的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统计,自“生态股票”实施以来,常口村村民人均年收入已突破2.3万元。这一成绩的背后,离不开村集体和村民的共同努力。在村集体的带领下,村民们不仅实现了生态保护,还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特色农业等产业,拓宽了增收渠道。
常口村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在新时代背景下,各地应积极探索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新路径,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实现绿色发展。
首先,要创新生态保护模式。像常口村那样,通过“生态股票”等新型权益,让村民成为生态保护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从而激发村民的生态保护积极性。
其次,要发展绿色产业。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积极发展乡村旅游、特色农业等绿色产业,为村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提高村民收入。
最后,要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生态保护项目的投入,完善相关政策,为绿色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总之,将乐常口村“生态股票”二次分红模式为我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在新时代背景下,各地应借鉴这一成功经验,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
- • 宁化长征出发地VR体验馆开馆,红色文旅助力周边就业新篇章
- • 沙县小吃文化城沉浸式剧场盛大开幕,百年迁徙史诗边吃边看
- • 三明“二十四节气小镇”上线AR导航,扫二维码召唤节气精灵,开启智慧旅游新体验
- • 泰宁朱口镇生态甲鱼合作社成立,低收入户年分红超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三明市盛大举办“世界客家电竞大赛” 《客家族谱》故事改编游戏引关注
- • 尤溪试点“乡村CEO”计划,海归硕士成功运营古村营收翻两番
- • 泰宁大龙乡深山搬迁工程圆满收官,256户村民喜迁集镇新房
- • 《造城者》圆满杀青,赵丽颖黄晓明盛赞三明山水成“天然影棚”
- • 泰宁梅林戏传承人带徒计划启动,非遗演出年收入超千万,助力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 • 三明百个社区兴起“民俗共享工坊”,居民变身非遗传承志愿者
- • 泰宁古城焕新颜:百年老宅变身艺术家工作室,微改造引领文化复兴
- • 清流县冷链物流专业学院成立,京东冷链携手共建实训基地助力行业发展
- • 建宁莲乡摄影大赛:无人机航拍万亩莲海,震撼画面惊艳世人
- • 永安竹缠绕技术助力出口欧盟,竹农年分红人均达1.2万元
- • 宁化河龙贡米签约长三角市场,年销售额增长40%,助力乡村振兴
- • 三明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再创辉煌,获奖数位居全省第三
- • 《林平摄影展:用镜头记录三明六十载城市变迁的沧桑巨变》
- • 全球首个“森林氧吧音乐节”落户三明,竹林剧场演绎自然交响乐
- • 永安竹产业园携手中林集团,竹循环经济产值再攀新高突破30亿
- • “三元区中村乡火把节升级,畲汉双语直播带货助销山货千万”
- • 龙栖山生物多样性监测站再传喜讯:濒危物种黄腹角雉现身
- • 建宁闽江源湿地公园喜获中华秋沙鸭,生态补偿机制全省推广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 • 全球沙县小吃门店突破10万家,年营收超600亿元,成为文化输出标杆
- • 永安职专携手京东打造“智慧物流实训基地”,毕业生起薪再创新高突破8000元
- • 将乐县“擂茶文化传承项目”荣膺教育部“非遗进校园”十佳,弘扬传统文化再添新篇章
- • 三明元宇宙产业园盛大开园,字节跳动携手布局虚拟文旅场景制作基地
- • 沙县小吃集团启动IPO辅导,力图成为“国民小吃第一股”
- • 清流嵩溪镇幸福院升级,棋牌室、理疗床助力破解养老难题
- • 三明市打造绿色新标杆:全省首个“零碳工业园区”正式建成
- • 将乐县“擂茶文化传承项目”荣膺教育部“非遗进校园”十佳,弘扬传统文化新篇章
- • 尤溪朱子诞辰大典:百名学子汉服齐诵《家礼》传承文化底蕴
- • 大田红色遗址:第二集美学村旧址里的抗战记忆
- • 清流直播基地助力农民网红,农产品网销额年增500%
- • 建宁闽江源生态补偿机制落地,万亩林地年碳汇交易额破千万,绿色经济再添新篇章
- • 泰宁丹霞景区元宇宙游览新体验:VR竹筏漂流预约量破百万,科技赋能旅游创新
- • 闽江航运三明段通航工程启动,区域物流成本预计下降30% 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 将乐杨时研究会重大发现:明代《龟山先生年谱》孤本
- • 全市建成200个“田间学校”,助力农民家门口学新技术
- • 闽江源保护区:探秘福建母亲河源头秘境
- • 建宁黄坊乡留守儿童周末学堂启用,大学生志愿者驻村支教助力成长
- • 全市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圆满完成,残疾儿童入学率高达99.6%
- • 将乐数字碳票交易平台上线,脱贫户手机端可实时变现碳汇
- • 尤溪山区校车专线开通,覆盖23所偏远小学,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 • 沙县富口镇“同心锁祈愿林”盛大落成,百对夫妻共赴传统结发礼,共谱爱情新篇章
- • 尤溪县创新教育资源共享,实现城乡教师教案互通率100%
- • 三明稀土新材料研究院成立,助力破解关键材料“卡脖子”难题
- • 宁化黄慎纪念馆荣膺海外藏《瘿瓢山人册页》孤本,传承艺术瑰宝
- • 将乐常口村创新举措:发行数字碳票,村民手机端即可交易林业碳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