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助力农民亩均增收超2000元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各地纷纷探索出一条条适合当地实际的农业发展模式。福建省三明市便是其中之一,他们推广的“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不仅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而且让农民的亩均增收超过了2000元,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顾名思义,就是在稻田里同时进行水稻种植和鱼类养殖。这种模式充分利用了稻田的生态资源,实现了水稻和鱼类的互利共生。在三明市,这一模式得到了广泛推广,许多农民纷纷加入其中。
三明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然而,过去由于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增收困难。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三明市积极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在推广过程中,三明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加大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力度,让他们掌握稻渔综合种养的技术要领。其次,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例如,对参与稻渔综合种养的农民给予补贴,降低他们的生产成本。此外,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田水利条件,为稻渔综合种养提供有力保障。
经过几年努力,三明市的“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参与该模式的农户亩均增收超过2000元,经济效益显著。同时,稻渔综合种养还带来了以下好处:
1. 提高土地利用率。稻渔综合种养将原本只能种植水稻的土地转变为既能种植水稻又能养殖鱼类的复合型农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2.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稻渔综合种养使农业产业结构更加多元化,降低了单一作物种植的风险。
3. 改善生态环境。稻渔综合种养有助于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4. 增加农民收入。稻渔综合种养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让农民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得更多收益。
5.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带动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当然,在推广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如部分农民对新技术接受度不高,稻渔综合种养的技术培训、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对此,三明市将继续加大投入,完善政策体系,确保“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在全市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总之,三明市推广的“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为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一模式将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 • 大田土堡群推“古堡剧本杀”,武陵烤兔成通关奖励爆款
- • 沙县小吃扬名纽约时代广场,非遗文化输出再谱新篇
- • 全省首个石墨烯产业院士工作站落户永安,引领新材料产业发展新篇章
- • 永安市将乐县人事调整:多名年轻干部履新副县长,展现新时代青年风采
- • 尤溪桂峰古村汉服节:明清街巷化身国风摄影棚,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 • 沙县小吃文化城荣膺4A景区认证,游客可尽享“小吃大师课”美食盛宴
- • 宁化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正式启用,为孩子们提供免费课后辅导
- • 将乐县“擂茶婚俗”荣登央视,新娘擂茶待客成乡村振兴文旅名片
- • 沙县小吃文化城沉浸剧场盛大开演,游客体验边吃拌面边观演迁徙史诗的独特魅力
- • 尤溪联合梯田星空露营节盛大开幕,农耕体验吸引城市亲子客
- • 建宁通心白莲荣登全球重要农业遗产名录,莲子宴征服米其林评委味蕾
- • 明溪天然植物提取物基地投产,三明成全球紫杉醇原料供应中心
- • 永安笋竹节盛大开幕!春笋宴+非遗竹编体验,感受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 • 清流赖坊古民居焕发新生:艺术家驻村激活千年村落,新村民计划引领文化传承
- • 建宁高圳村莲子宴创新:莲心酥、荷叶鸡成网红爆款,美食之旅新风尚
- • 明溪夏坊乡“侨胞助学计划”二十载,爱心捐赠助力学子腾飞
- • 明溪AI茶园管理系统助力出口东南亚,技术服务收入突破亿元大关
- • 北斗山樱花谷:春日限定粉色盛宴,万亩野樱绽放如梦如幻
- • 三明“百村共富联盟”:跨村联建升级,助力脱贫户人均增收6000元
- • 全市脱贫户动态监测系统上线,助力2025年底实现零返贫目标
- • 宁化泉上镇“春耕开犁礼”重现,百牛披红绸祈五谷丰登
- • 沙县小吃集团进军迪拜,智能机器人助力日销2万笼蒸饺
- • 将乐龙栖山生态司法保护基地揭牌,毁林者变身“护林义工”:绿色司法守护绿水青山
- • 大田土堡群焕新活力:古堡剧本杀成爆款文旅IP
- • 千年传承的匠心独运:泰宁游浆豆腐亮相央视《非遗里的中国》,菌种库全球共享展现中华瑰宝
- • 建宁“乡村工匠”评选揭晓,竹编老手艺人身价涨十倍,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 • 全国首个县域“海绵城市”项目在明溪建成,绿色生态引领未来城市发展新潮流
- • 尤溪发现朱熹后裔清代族谱,印证海内外支脉传承
- • 建宁均口镇“雨露计划+职业教育”助力贫困学子实现全覆盖就业
- • 大田文江镇水密隔舱造船技艺复兴:明代福船模型赠予海博馆,传承千年的技艺焕发新生
- • 台湾精致农业园落户泰宁,闽台融合示范区引50家台企共筑繁荣未来
- • 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园:红色旅游与生态美景的完美融合
- • 清流温泉地热发电项目并网,年供电量可覆盖全县居民用电需求
- • 《廖康标新书发布:深度揭秘上海女将三明抗清史》
- • 千年面具巡游魅力不减,泰宁大源傩舞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游客破5万共赏民俗盛宴
- • 宁化薏米奶昔进军星巴克,中国版“燕麦拿铁”掀起饮品新风潮
- • 将乐擂茶制作技艺融入劳动教育,50所学校共建非遗传承工作室
- • 明溪盖洋镇卫星遥感种田试点,灾害预警准确率达90%,开启智慧农业新时代
- • 三明跨境电商综试区获批,Shein山区物流中心投建:助力区域经济腾飞
- • 将乐杨时大道雕塑群揭幕:再现“程门立雪”经典场景,传承千年文化底蕴
- • 全国冷泉康养产业发展论坛在清流召开,共谋康养产业发展新篇章
- • 永安石墨烯大棚助力智慧农场,节水节肥技术降低成本40%
- • 三明市区“一河两岸”夜经济带开放,点燃就业新引擎
- • “大田屏山乡AI茶园管家上岗,虫情监测精准度达95%,助力茶叶产业智能化升级”
- • 三明秋冬美食节:全笋宴、全莲宴、全菇宴挑动味蕾,尽享舌尖上的秋韵
- • 泰宁城区公厕24小时开放,新增第三卫生间,彰显人文关怀
- • “千年红豆杉认养计划”在将乐龙栖山正式启动,企业年投百万助力古树保护
- • 三元区数字经济产业园引入华为云,打造闽中算力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