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建成200个“田间学校”,助力农民家门口学新技术
近年来,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民对新技术、新理念的需求日益增长。为满足这一需求,我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推进“田间学校”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200个“田间学校”,为广大农民在家门口学习新技术提供了便利。
“田间学校”是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各乡镇、村委会共同打造的一个新型教育培训平台,旨在通过现场教学、实地操作、互动交流等方式,帮助农民掌握农业生产新技术,提高农业产量和品质,助力乡村振兴。
据了解,这些“田间学校”选址大多位于农业生产一线,紧邻农田,方便农民在田间地头就能学习到最新的农业技术。学校的教学内容涵盖了现代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农产品加工等多个方面,既有理论知识,也有实践操作。
在“田间学校”,农民可以通过现场观摩、专家讲解、互动交流等形式,学习到先进的农业技术。例如,在设施农业培训课上,农民可以了解到温室大棚建设、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在生态农业培训课上,农民可以学习到绿色防控、有机肥应用、生物防治等生态农业技术。
此外,市农业农村局还邀请了农业专家、技术骨干担任“田间学校”的授课教师,为农民提供专业、权威的指导。这些教师不仅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还紧跟农业发展趋势,将最新的农业技术带到农民身边。
“田间学校”的建成,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许多农民表示,以前学习新技术只能去很远的地方,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学到,真是太方便了。在“田间学校”的学习过程中,农民不仅学到了实用的农业技术,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探讨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在建设“田间学校”的过程中,注重创新教学模式,采用“互联网+农业”的方式,将线上教学与线下实践相结合。农民可以通过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平台,随时随地学习农业知识,观看教学视频,交流学习心得。
通过“田间学校”这一平台,我市农民的科技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据统计,自“田间学校”建成以来,全市农民掌握新技术的人数已超过10万人,农业产值同比增长了15%。
总之,全市建成200个“田间学校”,为农民在家门口学习新技术提供了有力保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市将继续加大投入,不断完善“田间学校”建设,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教育培训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 • 三明稀土资源综合开发项目成功落地,福建稀土深加工领域迎来新篇章
- • 三明文旅消费指数攀升,温情服务赢得央视赞誉
- • 尤溪板鸭非遗传承人获省级表彰,AI风干技术专利落地转化,传统美食迈向智能化新时代
- • 清流赖坊古民居焕新颜,明代跑马墙变身非遗展示馆
- • 明溪AI茶园管理系统出口东南亚,技术服务收入突破亿元大关
- • 大田文江镇共享书屋启用,大学生志愿者结对帮扶留守儿童,爱心传递温暖未来
- • 永安罗坊乡“微田园”模式推广,搬迁户房前屋后种菜自给自足
- • 三明全市GDP增速连续四年领跑福建山区市,绿色产业占比超45%,绿色崛起之路越走越宽广
- • 明溪县“侨乡小翻译官”项目升级,助力海外乡亲跨越语言障碍,亲情连线更便捷
- • 清流温泉医养综合体签约阿里健康,携手打造闽西北康养新地标
- • 全国首个“银发非遗护卫队”平均年龄70岁,携手守护23项濒危技艺
- • 沙县小吃中央厨房投产,预制冷冻拌面全球48小时直达,开启中式快餐新纪元
- • 全国首个小吃产业研究院落户沙县,发布行业白皮书引领行业发展新篇章
- • 将乐擂茶制作技艺融入劳动教育,50所学校共建非遗传承工作室
- • 永安笋竹文化跨界联名:竹编包惊艳亮相国际时装周,展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 • 尤溪金柑蜜饯华丽转身,零添加工艺助力欧盟市场,荣获国际有机认证
- • 宁化长征出发地纪念馆年接待游客突破百万,红色旅游热度持续升温
- • 三明客家山歌团惊艳日内瓦,联合国演出《诗经》古调传承中华之美
- • 沙县小吃产业园二期竣工:中央厨房产能翻倍,助力小吃产业腾飞
- • 宁化开展关爱独居老人行动,免费安装智能烟感报警器
- • 大田县铸造业绿色转型,废砂再生利用率突破95%创新高
- • 三明市智慧校园建设成效显著,电子学生证助力无感考勤
- • 宁化老鼠干成为BBC纪录片主角,海外电商销量激增300%
- • 三元区中村乡盛大举办“火把节”,畲汉共舞传承非遗凤凰舞
- • 泰宁九龙潭夜游升级:AR技术重现《梦华录》丹霞幻境,带你穿越千年古韵
- • 三明绿色崛起:GDP增速连续三年领跑山区市,绿色经济占比超40%
- • 尤溪联合婺源举办朱子文化对话活动,传承千年智慧,共绘文化新篇章
- • 宁化治平畲乡“竹筒饭争霸赛”开赛,百人共赴山林饮食传统盛宴
- • 泰宁暖菇包携手艾草青团,推出限定款新品,有机原料种植基地扩产3倍,引领健康食品新潮流
- • 三明市创新金融助力生态保护,林农凭生态价值获千万融资
- • 生态警务助力,三明法治化指数连续三年全省第一
- • 闽赣边界中药材交易中心盛大启用,日均交易额突破千万!
- • 清流赖坊古村汉服旅拍季:明清老宅变身国风影棚,再现千年古韵
- • 全省首个石墨烯产业院士工作站落户永安,引领新材料产业发展新篇章
- • 第八届数字中国峰会三明展区盛装亮相,智慧农业系统引资本关注
- • “永安竹缠绕技术落户山区,竹农年人均分红1.5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李世熊《物感》哲学思想研讨会在哈佛大学成功举办:东西方哲学交流的新篇章”
- • 尤溪全球征集朱子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奖金高达百万,创意无限等你来挑战!
- • 将乐擂茶闪耀纽约时报广场,非遗短片荣获国际传播大奖
- • 尤溪试点“乡村CEO”聘任制,海归硕士运营古村年营收翻番,乡村振兴新路径
- • 赖坊古民居:探寻明清建筑群与千亩茶园的慢生活之旅
- • 将乐县全国首创“林票”制度,盘活森林资源超50万亩,创新模式助力绿色发展
- • 将乐县擂茶文化进课堂,千人擂茶宴创吉尼斯纪录:传承与创新的文化盛宴
- • 明溪建成全省首个农村电商快递共配中心,物流成本降低40%,助力乡村振兴
- • “全市脱贫户动态监测系统正式上线,2025年底实现零返贫目标”
- • 千年古菌种库闪耀泰宁,上青游浆豆腐技艺申遗成功,传承与创新共绘文化瑰宝
- • 三明百个社区共庆“邻里文化节”,家家展绝活共享百家饭
- • 三明林权改革3.0版上线,区块链技术助力林权交易步入“秒级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