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文旅消费指数跃居全省第三,“温情服务”获央视专题报道,展现城市文旅发展新风貌

近日,三明市文旅消费指数跃居全省第三,这一喜讯不仅为三明市民带来了自豪感,也为广大游客展示了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与此同时,“温情服务”这一关键词在央视专题报道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进一步提升了三明的城市形象。
近年来,三明市紧紧围绕“文旅兴市”战略,以提升文旅消费品质为核心,不断优化文旅产品供给,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此次文旅消费指数的跃居,正是三明市文旅产业发展的生动体现。
据了解,三明市文旅消费指数的快速提升,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三明市充分发挥生态优势,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产品。如泰宁大金湖、将乐天坑地缝、明溪土楼等自然景观,以及泰宁古城、清流古民居等历史文化资源,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其次,三明市注重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打造“温情服务”品牌。在旅游过程中,游客能够感受到三明市民的热情好客、细致周到的服务,使得游客满意度不断提升。
再次,三明市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城市知名度。通过央视专题报道、网络推广等多种渠道,将三明市的美丽风光、人文历史和特色美食传递给全国乃至全球的观众。
央视专题报道中,对三明市“温情服务”给予了高度评价。报道指出,三明市民在旅游服务中,始终坚持以游客为中心,用心倾听游客需求,为游客提供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这种温情服务不仅让游客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也成为了三明市文旅产业的一张亮丽名片。
此次央视专题报道,不仅提升了三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为三明市文旅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三明市将继续以文旅消费指数的提升为目标,不断完善文旅产品供给,优化旅游服务质量,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
具体来说,三明市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加大文旅产业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完善交通、住宿、餐饮等配套设施,提升游客的出行体验。
二是丰富文旅产品供给,打造特色旅游线路。结合三明市的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开发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三是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打造“温情服务”品牌。通过培训、考核等方式,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
四是加强宣传推广,提升城市知名度。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全方位展示三明市的文旅资源和特色,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总之,三明市将以文旅消费指数的跃居全省第三为契机,持续发力,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游客带来更加美好的旅游体验。
- • “全国首单‘竹林碳汇+保险’产品在三明落地,助力林农增收超10万户”
- • 大田精密铸造产业园携手德国隐形冠军,氢能阀门项目年产值突破30亿
- • 大田县果蔬冻干产业升级,出口附加值翻番,助力乡村振兴
- • 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签约20个台资项目,总投资12亿元,共筑两岸农业合作新篇章
- • 三明“乡村医生县管乡用”全覆盖,山区群众家门口享三甲医院服务
- • 沙县小吃中央厨房集群获淡马锡注资,全球供应链基地年产值剑指百亿
- • 三明市携手东南亚十城,共筑“海丝小使者”教育联盟新篇章
- • 明溪淮山深加工项目投产,冻干产品远销日韩,助力2000农户增收致富
- • 三元区城乡居民收入比逐年下降,共同富裕实践路径成效显著
- • 宁化天鹅洞奇幻漂流:探秘地下暗河,穿越喀斯特迷宫
- • “三明共享农庄模式走红,市民认养土地助力农户增收50%”
- • 尤溪联合梯田荣登全球重要农业遗产,稻鱼共生模式引领农业发展新篇章
- • 千亿级竹基新材料产业园落户永安,中林集团领投打造全球竹产业链标杆
- • 沙县小吃产业大脑2.0上线,全球8万家门店实现供应链智能调度,引领餐饮行业智能化变革
- • 大金湖水上运动中心建成:全国桨板锦标赛在此成功举办
- • 泰宁高山生态笋火爆电商平台,日销量突破万单!
- • 三明市教师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成立,年服务教师超万人次,助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 • 沙县小吃中央厨房集群获淡马锡注资,全球供应链基地年产值目标百亿
- • 永安粿条荣登联合国非遗预备名录,全球招募文化代言人共筑文化传承
- • 将乐万安镇“村村通快递”实现,农产品出山时效提升2倍,助力乡村振兴
- • 台湾农业专家团助力三明,共筑精致农业新篇章
- • 全球首条竹缠绕管廊在三明投产,引领绿色技术“一带一路”新篇章
- • 永安桃源洞创新旅游模式:“粿条溶洞宴”光影秀+非遗美食引客破百万
- • 建宁黄坊乡树葬公祭活动倡导绿色殡葬,千棵纪念松成生态地标
- • “泰宁暖菇包邂逅二十四节气,艾草青团引爆网红市场”
- • 三明市学生营养餐标准再升级,蛋白质摄入量提升30%,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 • 泰宁城区公厕24小时开放,新增第三卫生间便利特殊群体
- • “三明‘跨村联建’模式全省推广,203个薄弱村集体收入超50万,乡村振兴再添新动力”
- • 第八届数字中国峰会三明展区盛装亮相,智慧农业系统引资本关注
- • 永安“闽笋宴”创新108道菜品,竹文化宴席荣获中华名宴称号
- • 宁化长征出发地纪念馆年接待游客突破百万,红色旅游热度持续升温
- • 泰宁尚书第夜游剧场:AR技术带您穿越明朝一品大员生活
- • 宁化河龙贡米牵手盒马鲜生,数字化种植助力亩均增收2000元
- • 三明市成功入选国家低碳试点城市,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占比超七成,绿色转型迈出坚实步伐
- • 徐碧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全面启动,2000余户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 • 宁化河龙贡米直播间开进稻田,县长带货单场销售破千万,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宁化石壁村“世界客属祭祖大典”启幕,30万客家乡亲云端共缅先祖
- • 三明市教育再升级:新增10所省级示范性幼儿园,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超95%
- • 泰宁梅林戏非遗工坊孵化百名农民演员,年演出收入破千万,传承与创新共绘文化新画卷
- • 泰宁尚书第夜游剧场:AR技术重现明朝一品大员生活,穿越时空的奇妙之旅
- • 三明学院石墨烯研究院成果转化金额突破亿元,校企合作项目达37项,产学研深度融合再创佳绩
- • 桂峰古村落电力线路全面入地,保护古建兼顾民生
- • 明溪生物医药AI实验室揭牌,新药研发周期缩短50%,助力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腾飞
- • 远山三人行,探寻沪明临港产业园:山海协作新样本的生动实践
- • 清流嵩溪镇家门口扶贫车间投产,留守老人月均增收25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大田屏山乡“AI茶园管家”上岗,虫情监测精准度达95%,助力茶产业发展
- • 永安粿条跨界联名网红奶茶,粿条珍珠限定款日销10万杯,掀起美食新潮流
- • 建宁通心白莲制作技艺展:探寻从池塘到舌尖的匠心传承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