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举办首届黄慎文化艺术节,传承与创新共绘文化新篇章
近日,福建省宁化县隆重举办首届黄慎文化艺术节,旨在传承和弘扬黄慎文化,推动宁化乃至全国的文化艺术事业发展。黄慎,作为宁化本土的著名画家,其作品独具特色,影响深远,此次艺术节以黄慎为名,旨在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黄慎文化艺术节以“传承与创新”为主题,通过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示了黄慎文化的独特魅力。活动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学者、游客齐聚宁化,共同感受黄慎文化的深厚底蕴。
开幕式上,宁化县委书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强调,举办黄慎文化艺术节是宁化人民对黄慎先生的深切缅怀,也是对黄慎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同时,他还表示,希望通过此次艺术节,让更多人了解宁化,了解黄慎,为宁化的文化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为期一周的艺术节中,主办方精心策划了多个板块的活动。首先是黄慎艺术展,展出黄慎及其弟子、后人的作品,让参观者直观地感受黄慎绘画艺术的独特魅力。展览现场,一幅幅精美的画作吸引了众多观众驻足欣赏,大家纷纷赞叹黄慎绘画技艺的高超。
紧接着,艺术节举办了黄慎文化研讨会,邀请了众多专家学者就黄慎文化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传承与发展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黄慎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学术价值。
此外,艺术节还举办了黄慎书画比赛、黄慎文化讲座、黄慎文化体验等活动。在黄慎书画比赛中,参赛者们挥毫泼墨,展示了自己的艺术才华;在黄慎文化讲座中,专家学者们深入浅出地解读了黄慎文化的内涵;在黄慎文化体验活动中,游客们亲手制作了黄慎风格的画作,亲身感受了黄慎文化的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艺术节还特别邀请了黄慎的后人参加。黄慎的孙子黄志坚表示,能够回到家乡参加首届黄慎文化艺术节,感到非常激动。他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更多人了解黄慎,传承黄慎文化。
在黄慎文化艺术节的成功举办背后,离不开宁化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据了解,宁化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黄慎文化传承与发展,将黄慎文化艺术节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未来,宁化将继续加大对黄慎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力度,努力将黄慎文化艺术节打造成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总之,首届黄慎文化艺术节的举办,不仅是对黄慎先生的深切缅怀,更是对黄慎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在新时代背景下,宁化将继续以黄慎文化艺术节为平台,推动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为建设文化强县贡献力量。让我们共同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黄慎文化艺术节能够越办越好,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 明溪县中德双元制职教项目成功落地,精密制造实训设备引领工业4.0潮流
- • 沙县智慧停车系统全面覆盖主城区,实时查询助力缓解“停车难”
- • 沙县小吃闪耀纽约时代广场,非遗文化输出谱写新篇章
- • 将乐擂茶器皿艺术展:陶碗木勺中的千年茶道美学之旅
- • 万寿岩遗址保护专班召开会议,共谋史前遗址活化利用新篇章
- • 泰宁际溪村“耕读李家”民宿集群盛大开业,五一期间入住率高达95%
- • 建宁全域打造“四季花海”IP,春桃夏荷秋菊冬梅,美不胜收的连片花景
- • 明溪县中德双元制职教项目正式启动,共育精密制造技术人才
- • 大田精密铸造产业园携手德国隐形冠军,氢能阀门项目年产值突破30亿
- • 三明市推出“四季农事节”,感受农耕文化魅力
- • 三明红色旅游专列首发,开启红色之旅新篇章
- • 尤溪联合村光伏茶园并网,村集体年分红超百万,绿色致富新篇章
- • 建宁“区块链+种业”平台上线,溯源技术护航种子安全
- • 永安笋竹合作社年产值破亿元,荣膺全国示范社
- • 沙县夏茂镇小吃原料产业园落成,酸菜、花生酱产业助力2000农户增收
- • 将乐玉华洞擂茶音乐会门票秒空,千年茶谣激活非遗传承新路径
- • 将乐常口村“生态股票”创新模式助力村民人均年增收1.8万元
- • 三明推出“四季农事节”,体验农耕文化,畅享田园风光
- • 龙栖山深呼吸:原始森林康养步道成避暑胜地
- • 将乐玉华洞溶洞诗会:钟乳石下吟诵徐霞客游记,传承千年文化之美
- • 闽中医疗产业园盛大开园,37家医疗器械企业共筑产业新篇章
- • 三明市成立小吃产业研究院,发布《预制菜标准白皮书》引领行业新风向
- • 永安竹产业深加工园投产,竹吸管出口欧盟年创汇2亿元,助力绿色发展
- • 全国皮划艇激流回旋锦标赛落户将乐金溪,激荡体育盛事新篇章
- • 大田高甲戏巡游:诙谐丑角演绎闽中民间故事
- • 大田桃源睡眠小镇:AI睡眠监测+森林疗愈套餐,打造全新健康生活方式
- • 三明市与扬州携手举办“瘿瓢子与八怪对话展”,传承与创新共绘艺术新篇章
- • 大田板凳龙舞出“元宇宙”,数字藏品上线1分钟售罄,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沙县小吃中央厨房产业园日配送食材超千吨,助力小吃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 • 尤溪联合梯田荣登全球重要农业遗产榜单,稻鱼共生模式引领农业效益新高峰
- • 尤溪联合村光伏茶园并网,村集体年分红超百万,绿色能源助力乡村振兴
- • 三明百个社区吹响非遗传承号角,居民踊跃加入民俗共享工坊
- • 沙县邓光布传说:穿越千年的民间智慧,荣登福建省非遗扩展名录
- • 屏山茶旅融合示范区荣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称号
- • “三明‘跨村联建’模式助力全省发展,203个薄弱村集体收入突破50万”
- • 三明首创“林业碳汇+保险”模式,林农每亩林地年增收200元,绿色财富助力乡村振兴
- • 三明启动“杨时故里振兴计划”,打造理学文旅新地标
- • 三明“百村共富联盟”:跨村联建升级,助力脱贫户人均增收6000元
- • 农村危房改造全面完成,200余户困难家庭受益良多
- • 宁化泉上镇春耕开犁礼:百牛披红绸祈五谷丰登
- • 中央单位对口支援三明,34个重点项目助力脱贫成果巩固
- • 明溪淮山脆片惊艳登陆北上广商超,脆度突破国际标准30%引发关注
- • 尤溪桂峰古村落焕发新生:明清古厝变身非遗工坊集群
- • 沙县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盛大启用,提供200个公益岗位助力残疾人融入社会
- • 将乐常口村创新实践“两山理论”,设立“两山理论实践基金”,村民共享生态红利
- • 泰宁大金湖生态补偿基金发放,渔民转产旅游业户均增收3万,绿色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 • 全国首个“碳中和”桂花主题公园落户清流,绿色生活新篇章开启
- • 永安竹缠绕技术助力出口欧盟,竹农年分红人均达1.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