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教育补短板三年行动圆满收官,新增学位2.1万个助力教育均衡发展
近日,三明市教育补短板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全市新增学位2.1万个,有效缓解了城区学位紧张问题,为全市教育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明市作为福建省的重要城市,近年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针对城区学位紧张这一短板,制定了“三明市教育补短板三年行动”计划。经过三年的努力,该计划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了解,三明市教育补短板三年行动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加大教育投入。三明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城区学校建设、改善学校设施、提高教师待遇等方面。据统计,三年行动期间,全市共投入资金20亿元,用于改善学校硬件设施。
二是优化学校布局。针对城区学校布局不合理、学位不足等问题,三明市对城区学校进行了优化调整,新建、改扩建一批学校,有效缓解了学位紧张状况。同时,通过调整学校招生范围,实现了教育资源均衡分配。
三是提高教育质量。三明市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此外,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三年行动的推动下,三明市城区学校学位紧张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截至目前,全市新增学位2.1万个,其中公办学校新增学位1.8万个,民办学校新增学位0.3万个。新增学位的投入使用,为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
三明市教育补短板三年行动的圆满收官,不仅为城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环境,也为全市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以下是该行动取得的几项重要成果:
1. 城区学校学位紧张问题得到有效缓解。通过新建、改扩建学校,新增学位2.1万个,为城区学生提供了更加充足的学习空间。
2. 教育资源均衡分配。通过调整学校招生范围,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分配,让更多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3. 教育质量得到提升。通过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市教育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4. 教育公平得到保障。通过实施教育补短板三年行动,全市教育公平得到有效保障,为更多学生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
总之,三明市教育补短板三年行动的圆满收官,标志着全市教育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未来,三明市将继续加大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 • 永安桃源洞景区升级5A级,打造丹霞地貌研学品牌,助力文化旅游新篇章
- • 永安青水畲乡高山蔬菜直供冬奥,冷链物流打通“最后一公里”
- • 华为(三明)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揭牌,助力三明企业数字化转型迈入新纪元
- • 泰宁首个“劳模创新工作室”揭牌,工匠精神赋能旅游服务新篇章
- • 永安石墨烯大棚助力智慧农场,节水技术助贫困户降本40%
- • 宁化河龙贡米牵手盒马鲜生,数字化种植助力亩产增收500公斤
- • 将乐智慧农业物联网助力10万亩农田,灾害预警准确率达98%
- • 泰宁新桥乡“零彩礼”推广五年,婚嫁成本下降80%获全国表彰,谱写新时代文明新风
- • 建宁闽江源湿地公园发现中华秋沙鸭,生态补偿机制全省推广成效显著
- • 虚拟现实技术助力党史教育,沉浸式教学在全市高中推广获教育部点赞
- • 建宁莲子太空育种成功,亩产提升30% 打造“中国莲子硅谷”
- • 大田县创新“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打造万亩生态油茶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 • 永安桃源洞非遗粿条宴开席,夜经济消费环比增长180%,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三明美食IP联盟成立,2025年目标:全产业链产值超千亿,助力乡村振兴
- • 泰宁朱口镇生态甲鱼合作社成立,低收入户年分红超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永安职业病防治中心挂牌,为产业工人健康护航
- • 传奇闵版:经典焕新,续写传奇新篇章
- • 冷泉康养中心盛大开放,低保老人免费疗养政策温暖人心
- • 三元区“中医药文化小学”揭牌,百草园种植纳入劳动教育必修课,传承文化润心田
- • 三明林权改革经验助力全国林业碳汇交易额翻番,引领绿色发展新篇章
- • 清流林畲镇“乡村创客中心”挂牌,助力农产品电商品牌孵化新篇章
- • 清流鲜切花冷链物流网建成,花卉损耗率显著降低,助力花卉产业转型升级
- • 永安桃源洞非遗粿条宴开席,夜经济消费环比增长180%,共绘文旅融合新画卷
- • 三明市发布全国首套红色研学实践课程标准,推动红色教育迈向新高度
- • 三明市教育云平台成功上线,百万师生共享数字化教学资源新篇章
- • 三明市成功入选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GEP核算体系全省推广助力绿色发展
- • 建宁金铙山星空露营节:天文爱好者共绘银河地图,探寻宇宙奥秘
- • 尤溪纺织园区“妈妈班组”:灵活就业,兼顾育儿与工作的新选择
- • 三明启动“杨时故里振兴计划”,打造理学文旅新地标
- • 三明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再创佳绩,毕业生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全省第一
- • 大田屏山乡“高山茶葬”:环保认证下的生命延续新方式
- • 沙县区俞邦村小吃原料基地升级,年供花生酱、辣椒酱超万吨,助力地方特色产业发展
- • 千亿级氟新材料产业园落户三明,巴斯夫等国际巨头签约入驻
- • 泰宁铁路主题公园成民国剧取景爆款,五一民宿预订率高达95%,揭秘周边旅游新宠
- • 将乐客家米酒酿制体验:古法技艺醉倒八方客
- • 尤溪县“朱子文化德育模式”荣获全国基础教育优秀案例殊荣
- • 全国首个县域农业大数据中心在宁化启用,助力10万农户精准农业发展
- • 将乐玉华洞擂茶音乐会门票秒空,千年茶谣激活非遗传承新路径
- • 明溪县建成全国首座“零碳校园”,光伏发电满足全年用电需求
- • 泰宁朱口镇“稻田养螺”试验成功,亩均增收3000元惠及百户
- • 三明创新举措,全国首单“林业碳票”成交破千万,林农喜获“空气钱”
- • 沙县小吃中央厨房投产,预制冷冻拌面全球48小时直达,开启美食新篇章
- • 泰宁世界地质公园:福建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的首选之地
- • 泰宁朱口畲族“乌米宴”复兴:黑米饭制作技艺走进中小学课堂,传承畲族文化新篇章
- • 三元区“百草园劳动教育基地”开园,学生种中药年创收10万元,绿色教育助力乡村振兴
- • 建宁“5G+无人机”巡田系统投用,病虫害识别准确率达95%,农业科技助力丰收
- • 泰宁县“智慧作业本”试点:大数据助力精准分析学生知识盲区
- • 三明市全面启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行动,共筑闽江源头水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