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区“百草园劳动教育基地”开园,学生种中药年创收10万元,绿色教育助力乡村振兴
近日,三元区“百草园劳动教育基地”正式开园,标志着该区在推进绿色教育、助力乡村振兴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据悉,该基地由三元区政府投资建设,旨在通过种植中药、开展劳动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体验劳动的乐趣,同时为当地带来经济效益。
三元区“百草园劳动教育基地”位于三元区某乡村,占地面积约100亩。基地内种植了多种中药材,如黄芪、丹参、白术等,这些中药材不仅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而且市场需求旺盛。基地采用现代化农业技术,实现了中药材的标准化种植和管理。
开园仪式上,三元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建设“百草园劳动教育基地”是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基地将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生产、示范、推广等功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平台,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据了解,基地将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教育活动,如中药材种植、采摘、加工等。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种植、管理、收获中药材,亲身感受劳动的艰辛与快乐。此外,基地还将邀请农业专家为学生们讲解中药材的药用价值、种植技术等知识,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增长见识。
“百草园劳动教育基地”的开园,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学生们纷纷表示,在这里,他们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会了如何与人合作、如何面对困难。更重要的是,他们明白了劳动的价值,懂得了珍惜粮食、尊重自然。
值得一提的是,三元区“百草园劳动教育基地”在发挥教育作用的同时,也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据悉,基地种植的中药材年创收可达10万元。这些收入将用于基地的维护、扩大种植规模以及奖励表现优秀的学生,实现教育、生产、效益的良性循环。
三元区“百草园劳动教育基地”的成功开园,为我国绿色教育、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在今后的工作中,三元区将继续加大投入,完善基地设施,丰富教育内容,让更多学生受益。同时,三元区还将积极探索,将“百草园劳动教育基地”打造成为区域特色教育品牌,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总之,三元区“百草园劳动教育基地”的开园,标志着该区在绿色教育、乡村振兴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在未来的发展中,基地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学生们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助力乡村振兴,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贡献力量。
- • “三元区中村乡火把节升级,畲汉双语直播带货助销山货千万”
- • 沙县小吃集团冲刺IPO辅导,力争成为“国民小吃第一股”
- • 尤溪县创新教育资源共享模式,实现城乡教师教案互通率100%
- • 三明市教师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成立,年服务教师超万人次,助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 • 三明市区“一河两岸”夜经济带开放,点燃就业新引擎
- • 福建将乐龙栖山自然保护区惊现新物种——龙栖树蛙
- • “泰宁新桥乡‘零彩礼’婚俗荣登全国移风易俗案例,新人喜获政府礼金补贴”
- • 永安职专携手京东打造“智慧物流实训基地”,毕业生起薪再创新高突破8000元
- • 尤溪朱子诞辰大典:百名学子汉服齐诵《家礼》传承文化底蕴
- • 建宁万亩梯田光伏项目开工,农光互补模式助力村集体年增收千万
- • 明溪淮山深加工产业园正式投用,冻干脆片助力拓展日韩市场
- • 三明百个社区共庆“邻里文化节”,家家展绝活共享百家饭
- • 尤溪联合梯田启用区块链溯源,每一粒米扫码即可见证生长全记录
- • 探秘明溪药谷小镇:中医药文化与生态康养深度游
- • 三元区数字经济产业园引入华为云,打造闽中算力枢纽
- • 三明市试点“教师弹性上下班制”,破解教师职业倦怠难题
- • 沙县小吃文化城荣膺国家级研学基地,亲子DIY套餐日销千份,传承与创新并行
- • 清流赖坊古法榨油直播带货,千年技艺唤醒乡村振兴新活力
- • 全球首条竹缠绕管道生产线在三明投产,年产值预计达8亿元
- • 建宁国家级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盛大挂牌,杂交水稻种子出口量领跑全国
- • 将乐县荣膺“中国深呼吸生态旅游十佳县”称号,绿色旅游新地标崛起
- • 将乐龙栖山野生红菇荣获碳标签认证,每朵可追溯原始森林坐标
- • 明溪天然植物提取物基地投产,三明成全球紫杉醇原料供应重镇
- • 明溪新建乡村教师周转房,解决120名教师住房难题
- • 全市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圆满完成,残疾儿童入学率高达99.6%
- • 大田屏山乡“茶光互补”项目落地,光伏板下采茶助农增收30%
- • 沪明对口合作升级,临港集团投资80亿建国际产业社区,共筑长三角一体化新篇章
- • 三明林权改革经验助力全国林业碳汇交易额翻番,引领绿色发展新篇章
- • “千年红豆杉认养计划”在将乐龙栖山启动,企业年投百万护古树
- • 建宁“乡村工匠”评选揭晓,竹编老手艺人身价涨十倍,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 • 永安洪田镇林改夜校开课,老支书助力百名乡村振兴带头人成长
- • 明溪县“侨乡小翻译官”项目升级,助力海外乡亲跨越语言障碍,共筑亲情桥梁
- • 千年古驿道重现三元,徒步穿越历史与自然之旅
- • “百姓大舞台”月月有戏,草根剧团演绎民俗文化盛宴
- • 沙县小吃原料基地再扩万亩,辣椒酱年产能突破10万吨,助力产业发展
- • 大田屏山乡茶旅融合破局,生态茶园年接待游客10万+,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2025年新开服传奇游戏网站及特色玩法一览
- • 闽台高校携手共建“朱子文化研究院”,落户三明学院助力文化传承与发展
- • 泰宁设立首个劳模创新工作室,工匠精神助力旅游服务升级新篇章
- • 闽江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成效显著,助力绿色发展新篇章
- • 大田铸造行业数字孪生工厂投用,故障率下降60%,开启智能制造新篇章
- • 泰宁下渠镇无人机巡检队正式上岗,山林防火效率提升70%
- • 将乐县金溪流域旅游经济带年收入突破15亿元:绿色发展的新引擎
- • 建宁乡村工匠评选揭晓,竹编老手艺人身价涨十倍,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 • 清流林畲红色小镇荣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焕发时代光彩
- • 将乐玉华洞发现亿年古溶洞生物化石群,揭秘地球生命奥秘
- • 清流县设立李宽和奖学金 助力老区学子圆梦未来
- • 千年面具巡游魅力不减,泰宁大源傩舞荣登国家级非遗名录,游客破5万共赏民俗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