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乐光明乡“菌菇工厂”投产,废弃竹屑变黄金,年产值突破8000万
近日,福建省将乐县光明乡一座现代化的“菌菇工厂”正式投产,这标志着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该工厂以废弃竹屑为原料,通过先进的生物技术培育出高品质的菌菇,不仅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还让废弃竹屑变成了“黄金”,年产值突破8000万元,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途径。
光明乡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拥有丰富的竹林资源。然而,过去由于缺乏有效的利用方式,大量的竹屑被废弃,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当地政府积极引导农民发展菌菇产业,将废弃竹屑变废为宝。
“菌菇工厂”的投产,正是这一战略决策的生动实践。该工厂引进了国内外先进的菌菇生产技术,采用全封闭、自动化生产模式,实现了从菌种培育、接种到出菇的全程自动化控制。工厂的投产,不仅提高了菌菇的品质和产量,还降低了生产成本,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据了解,该工厂每年可处理废弃竹屑5000吨,生产出高品质的香菇、平菇、金针菇等菌菇产品,产值可达8000万元以上。这些产品不仅满足了当地市场需求,还远销全国乃至海外市场,为农民创造了丰厚的收入。
“以前,我们这里的竹屑都是烧掉或者扔掉,现在有了这个菌菇工厂,不仅解决了竹屑处理的问题,还能让我们赚到钱。”光明乡一位村民兴奋地说。
“菌菇工厂”的投产,不仅带动了当地菌菇产业的发展,还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菌菇产业的带动下,当地农民纷纷转变观念,开始尝试种植其他经济作物,如蔬菜、水果等,进一步拓宽了增收渠道。
此外,菌菇工厂还带动了当地就业。工厂的运营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许多村民在工厂上班,不仅学到了菌菇种植技术,还提高了自己的收入。
“菌菇工厂”的投产,是光明乡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在未来的发展中,当地政府将继续加大对菌菇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菌菇产业向规模化、品牌化、高端化方向发展,让更多农民享受到菌菇产业带来的红利。
总之,将乐光明乡“菌菇工厂”的投产,不仅实现了废弃竹屑的资源化利用,还为当地农民开辟了增收致富的新路径。在菌菇产业的带动下,光明乡的农业产业结构将不断优化,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 • 三明麒麟英才训练营圆满结营,青年人才双向赋能城市发展
- • 泰宁生态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建成,亩均收益突破万元大关
- • 宁化跨境电商产业园盛大开园,客家特产直供RCEP国家,助力乡村振兴
- • 三明市偏远地区教师补贴政策升级:月薪最高可增40%,乡村教育迎来春天
- • 尤溪智慧养老平台正式上线,实时监测2万名老人健康数据,开启智慧养老新时代
- • 沙县小吃村实现“5G全覆盖”,村民直播卖小吃日销万单,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
- • 三元区试点“土地银行”,农民存地收租金还能享分红
- • 宁化首届黄慎文化艺术节盛大启幕,传承与创新共谱华章
- • 宁化世界客属祭祖大典:全球客家游子共赴“精神原乡”
- • 县残联推出“上门评残”服务 惠及行动不便群体,彰显人文关怀
- • 沙县小吃创业贷发放破亿,零利率扶持3000人开店脱贫,助力乡村振兴
- • 清流氟化工携手台积电,高纯电子级氢氟酸打破海外垄断格局
- • 三明学院荣获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资格,首批开设3个硕士专业
- • 沙县小吃村直播基地盛大启用,日销量突破50万单,带动动物料需求激增
- • “三元区发现宋代古窑址群:闽中陶瓷史或将迎来新篇章”
- • 大田茶农迎来AI采茶机时代,春茶采摘效率提升5倍
- • 宁化河龙贡米荣膺欧盟地理标志认证,高端米单价突破百元大关
- • 大田济阳乡古堡中秋宴:百年土堡重现明清宴饮礼仪
- • 尤溪纺织产业迈向碳中和,申洲国际投资20亿打造零碳工厂
- • 明溪林下种植铁皮石斛,留守老人月均增收3500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泰宁爱心行动:为困难学生发放“光明补助”,免费配镜500副
- • 探寻闽江之源,徒步溯源解锁生态密码——在建宁开启生态之旅
- • 清流县创新举措,实现“村村通冷链物流”,鲜切花损耗率显著降低
- • 清流温泉康养小镇引入瑞士抗衰老疗法,预约已排至2025年,养生新风尚引领潮流
- • 三明职教园荣膺国家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助力地方产业特色专业发展
- • 沙县小吃技艺扶贫培训基地助力脱贫,累计培养3万学员,就业率高达98%
- • 沙县小吃产业大脑2.0上线,全国门店数字化管理覆盖率高达95%
- • 泰宁尚书第:揭秘明代兵部尚书豪宅的建筑玄机
- • 明溪盖洋镇“卫星遥感种田”试点,灾害预警准确率达95%,农业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 • 尤溪朱子诞辰890周年纪念活动盛大举行,千人共诵《朱子家训》传承文化精髓
- • 三明市在RCEP国家设立8个招商联络处,半年签约项目45个,推动区域经济合作新篇章
- • 宁化河龙贡米携手盒马鲜生,数字化农田助力亩产突破1200公斤
- • 永安石墨烯大棚助力智慧农场,节水技术助贫困户降本40%
- • 大田板凳龙舞动元宇宙,数字藏品一上线即售罄,传统文化与数字经济的完美融合
- • 永安桃源洞非遗粿条宴开席,夜经济消费环比增长180%,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大田林大蕃游击队密营遗址发现百件战时文物,历史记忆得以重现
- • 永安竹文化创意大赛:废弃竹材变身艺术装置,展现竹文化的独特魅力
- • “尤溪联合梯田创新推出‘认养一亩田’,城市家庭助力脱贫户增收超千万”
- • 宁化河龙贡米荣获欧盟认证,高端品牌首单出口德国慕尼黑,开启国际化新篇章
- • 华为(三明)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揭牌,助力300家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
- • 将乐常口村首发数字碳票,村民手机端交易碳汇秒到账,绿色生活新篇章开启
- • 大田职专茶科技实验室落成,校企联合研发高山茶新品引领行业创新
- • 全国首个“零碳茶园”在建宁成功落地,光伏+生物质能助力绿色生产
- • 三明市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规划,力争目标产业规模突破800亿
- • 宁化硅基新材料产业集群崛起,光伏玻璃产能领跑全省
- • 永安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企业突破千家大关,降本增效成效显著超15%
- • 三明全市GDP增速连续四年领跑福建山区市,绿色产业占比超45%,绿色崛起之路越走越宽广
- • “三明试点农业大数据平台,助力精准预测市场供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