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板凳龙舞动元宵:百年非遗点亮乡村振兴之夜
元宵佳节,月圆人团圆,在这温馨的日子里,福建省大田县的一处乡村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盛宴——大田板凳龙舞动元宵。这场百年非遗文化传承活动,不仅点亮了乡村振兴之夜,更让人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大田板凳龙,源于清朝末年,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它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舞蹈,以板凳为道具,舞者手持板凳,模仿龙的形象,通过一系列的动作,展示出龙的威武和灵动。这项非遗文化在当地的传承和发展,不仅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元宵佳节,大田板凳龙队伍身着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走村串巷,为村民们带来了喜庆的气氛。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板凳龙队伍来到村中心广场,一场盛大的舞龙表演即将拉开序幕。
随着鼓声、锣声、鞭炮声的响起,板凳龙队伍在村民们的欢呼声中缓缓舞动。舞者们手持板凳,模仿龙的形象,时而腾空跃起,时而盘旋舞动,将一条条板凳舞得栩栩如生。在五彩斑斓的灯光照耀下,板凳龙犹如一条条真正的巨龙,在夜空中翻腾跳跃,为村民们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表演过程中,村民们纷纷拿出手机、相机记录下这难得的瞬间。孩子们围在板凳龙周围,瞪大了眼睛,好奇地观察着这一幕幕精彩的表演。许多年长的村民也激动地表示,这样的活动已经很多年没有看到了,今天的表演让他们倍感亲切和自豪。
大田板凳龙舞动元宵,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乡村振兴的助力。近年来,大田县以非遗文化为抓手,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挖掘和传承非遗文化,让村民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文化自信。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大田板凳龙舞动元宵这一活动,成为了村民们共同的精神纽带。村民们纷纷表示,将继续传承和发扬这一非遗文化,让大田板凳龙成为乡村振兴的一张亮丽名片。
百年非遗,点亮乡村振兴之夜。大田板凳龙舞动元宵,不仅让村民们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元宵佳节,更让这项独特的民间舞蹈焕发出新的生机。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大田板凳龙将继续传承下去,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