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非遗数字化工程正式启动,100项技艺VR全景存档助力文化遗产传承
近日,福建省三明市非遗数字化工程正式宣告启动,旨在通过高科技手段,对三明市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性保护与传承。据悉,此次工程将选取100项具有代表性的非遗技艺,通过VR全景技术进行存档,让更多人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和体验这些传统文化。
三明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作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示范城市,三明市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包括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等多个类别。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许多传统技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三明市决定启动非遗数字化工程。
此次非遗数字化工程由三明市政府牵头,联合多家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同实施。工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非遗技艺VR全景存档。通过VR全景技术,对100项具有代表性的非遗技艺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记录和展示。观众可以佩戴VR设备,身临其境地感受非遗技艺的魅力,仿佛置身于传承人的工作室中,亲身参与技艺的传承过程。
二、非遗数据库建设。对收集到的非遗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归档,建立完善的非遗数据库。数据库将涵盖非遗技艺的起源、发展、传承人、技艺特点等内容,为研究者、传承人以及爱好者提供便捷的信息查询平台。
三、非遗技艺推广与传播。利用新媒体、网络平台等渠道,加大对非遗技艺的宣传力度,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这些传统文化。同时,通过举办非遗技艺展览、讲座、演出等活动,让非遗技艺走进大众生活,激发公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意识。
据悉,此次非遗数字化工程将选取的100项技艺涵盖了三明市各个县(市、区)的代表性非遗项目。其中,既有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地方特色鲜明的非遗项目。这些技艺包括木偶戏、剪纸、竹编、陶瓷制作、石雕等,充分展示了三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三明市非遗数字化工程的启动,标志着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通过高科技手段对非遗技艺进行数字化存档,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还能让更多人了解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三明市的非遗技艺将通过VR全景等手段,走向全国乃至世界,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 • “三明共享农庄模式走红,市民认养土地助力农户增收50%”
- • 建宁黄坊乡留守儿童周末学堂启用,大学生志愿者驻村支教助力成长
- • 将乐常口村“生态股票”创新模式,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2.3万元
- • 泰宁明清园荣登世界建筑遗产预备名录,百栋古宅焕新成为沉浸式剧场
- • 明溪县倾力修复清代连允东故居,传承历史文脉
- • 三元区格氏栲森林碳汇交易签约,首单收入500万元反哺林农,绿色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 • 清流鲜切花冷链物流网助力乡村振兴,滞销率锐减助农增收新篇章
- • 建宁全域无废乡村试点: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率达98%,绿色转型引领乡村振兴新潮流
- • 三明中职学校技能大赛再创佳绩,数控项目独占鳌头荣获金银牌
- • 宁化河龙贡米区块链溯源系统上线,扫码即可追溯稻田到餐桌全过程
- • “永安‘竹缠绕’技术助力山区发展,竹农年人均分红达1.5万元”
- • 泰宁丹霞文旅融合示范区年接待游客突破千万,夜间经济焕发新活力
- • 永安“AI教师助手”助力教育革新,备课效率提升70%,获全省推广
- • 大田精密铸造产业园升级,5G智能车间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 中德职业教育合作项目成功落地,三明职专引入双元制培养模式助力人才培养
- • 尤溪联合梯田办稻田全鸭宴,无人机送餐成网红打卡点
- • 清流李宽和纪念馆荣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称号,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 • 建宁县杂交水稻科研基地荣膺“国家实践教学点”,学生有机会参与袁隆平团队课题
- • 宁化华侨职校携手印尼高校,开启“3+2”留学项目,共育跨境电商人才新篇章
- • 三明“五一”文旅消费指数全省第三,温情服务赢得央视点赞,展现城市魅力
- • 宁化天鹅洞奇幻漂流:探秘地下暗河,穿越喀斯特迷宫
- • 全省首个茶园碳汇交易项目在大田成功落地,绿色经济再添新动力
- • 大田樱花茶园春摄会:粉樱与绿茶的色彩盛宴
- • 尤溪县纺织产业智能化改造成效显著,出口订单逆势增长40%
- • 泰宁朱口畲族“乌米宴”复兴:黑米饭制作技艺走进中小学课堂,传承千年文化
- • 建宁发现余思复佚文《樵川笔记》:填补闽北文学史空白的重要发现
- • 大田精密铸造产业园升级,5G智能车间助力良品率突破99.9%
- • 华为(三明)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揭牌,助力300家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
- • 清流县义务教育阶段“零辍学”,精准帮扶案例荣膺全国十佳
- • “建宁溪口镇开启区块链+信用积分试点,诚信家庭享低息贷款”
- • “泰宁‘水上丹霞’元宇宙上线,VR竹筏漂流引百万玩家打卡”
- • 县图书馆24小时自助服务区开放,夜间借阅不打烊,文化之光照亮深夜时光
- • 泰宁梅林戏非遗工坊培育百名农民演员,年演出收入突破800万元
- • 泰宁智慧旅游小程序上线,实时预警景区人流车流,助力智慧旅游发展
- • 三明市倾力设立教育振兴基金,助力困境学生圆梦未来
- • 宁化李世熊故里现明代防御体系暗道遗址,历史揭秘再添新篇章
- • 大田茶农拥抱AI时代:采茶机助力春茶采摘效率提升5倍
- • 大田古堡民宿经济爆发,明清土堡年接待游客超50万,古韵旅游新风尚
- • 三明市创新推广物联网大棚,实现蔬菜种植全程智能化
- • 泰宁爱心行动:为困难学生发放“光明补助”,免费配镜500副
- • 清流嵩溪百年“喜轿博物馆”开馆,明清婚俗器具展吸睛汉服圈
- • 永安洪田镇“林改夜校”开课,老支书培养百名振兴带头人
- • 大田县首个“乡村物流共配中心”启用,快递进村提速助力乡村振兴
- • 将乐“生态警务站”守护绿色家园,护林员化身脱贫户纠纷调解员
- • 尤溪朱子文化研学路线正式发布,全县中小学积极响应“每周一礼”活动
- • 沙县水美土堡群全息投影秀:穿越时空,重现明清军事防御场景
- • 尤溪茶油烤兔荣膺碳中和认证,光伏烤房助力减排800吨二氧化碳
- • 沙县扁肉制作机器人投产,日产量高达2万颗,误差控制在1克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