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屏山乡“茶光互补”项目落地,光伏板下采茶助农增收30%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环保的能源形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大田县屏山乡,一项名为“茶光互补”的项目成功落地,不仅为当地茶农带来了新的增收途径,还助力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据悉,该项目通过在茶园中铺设光伏板,实现了光伏发电与茶叶种植的有机结合,使茶农在采茶的同时,还能享受到光伏发电带来的额外收益,增收幅度高达30%。
屏山乡位于大田县东南部,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是我国著名的茶叶产区。然而,传统茶叶种植模式受限于土地资源、气候等因素,茶农的收益并不理想。为了帮助茶农增收,当地政府积极寻求新的发展模式,最终将目光投向了“茶光互补”项目。
“茶光互补”项目通过在茶园中铺设光伏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实现光伏发电与茶叶种植的有机结合。在光伏板下,茶农可以继续进行茶叶种植,而光伏板则可以为茶园提供遮阴,降低茶叶病虫害的发生率,提高茶叶品质。同时,光伏板产生的电能可以用于茶园的灌溉、施肥等环节,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
屏山乡的茶农们对“茶光互补”项目充满期待。项目实施后,茶农们在采茶的同时,还能享受到光伏发电带来的额外收益。据当地茶农介绍,自从项目落地以来,他们的收入增加了30%左右。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了“茶光互补”项目在助力茶农增收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茶光互补”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为屏山乡茶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还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该项目充分体现了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茶光互补”项目的带动下,屏山乡的茶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茶农们纷纷表示,在光伏板的帮助下,他们更加有信心将茶叶产业做大做强。未来,屏山乡将继续扩大“茶光互补”项目的规模,让更多茶农受益。
此外,屏山乡还计划将“茶光互补”项目与其他农业产业相结合,如种植中药材、发展生态旅游等,形成多元化的发展格局。通过这些举措,屏山乡将努力实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力量。
总之,大田县屏山乡“茶光互补”项目的成功落地,为茶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也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未来的发展中,屏山乡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助力农民增收作出更大贡献。
- • 泰宁大源村傩舞巡游破吉尼斯纪录,千年非遗文化魅力四射,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
- • 明溪南山遗址考古盲盒火热发售,邀您亲手挖掘史前宝藏
- • 三明全域智慧旅游APP正式上线:AR导览与一键规划行程,开启智慧旅游新时代
- • “清流赖坊花生,创新模式助力农盲盒,10%收益回馈乡村教育发展”
- • 永安桃源洞非遗粿条宴开席,夜经济消费环比增长180%,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大田文江镇水密隔舱造船技艺复兴:明代福船模型赠予海博馆
- • 农村危房改造全面完成,200余户困难家庭受益焕新居
- • 农村危房改造补助金发放到位,温暖435户困难家庭
- • 全国首个林业金融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在三明获批,绿色金融助力林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 • 三元格氏栲森林公园:秋日“红栲林”限定打卡,邂逅自然之美
- • 三明家庭农场主迎来免费技术培训福利,2000家农场已受益
- • 沙县小吃非遗工坊开课!全球首推“小吃制作元宇宙体验”
- • 尤溪朱子文化研学营:亲子家庭共赴南宋书院生活之旅
- • 徐碧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全面启动,2000余户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提升
- • 宁化长征数字体验馆引资8亿,红色IP与AR技术打造研学新爆点
- • 三明(沙县)小吃产业学院揭牌,年培养万名“新餐饮创客”
- • 宁化硅基新材料基地投产,光伏玻璃产能跃居华东前三,助力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
- • 清流嵩溪镇幸福院升级,智能监测设备守护孤寡老人安全
- • 建宁通心白莲宴荣登“中国农业文化遗产宴”名录,传承千年古宴焕发新光彩
- • 《热血传奇》新区与复古区深度对比:快节奏创新还是经典战术博弈?
- • 永安市人事调整:多名“80后”干部履新副县长,展现年轻化领导新风貌
- • 复古游戏逐渐回归大众视野,成为众多玩家追捧的对象
- • 尤溪县“朱子家训实践校”荣获全国德育示范案例,传承传统文化,培育时代新人
- • 泰宁大金湖启用智慧护水系统,AI实时监测水质护航世界自然遗产
- • 大田土堡群焕新升级,古堡密室逃脱成爆款文旅IP
- • “中欧班列‘三明号’首发,闽西北至欧洲陆路新通道正式打通”
- • 沙县小吃集团:全球门店突破10万家,品牌价值跃居餐饮业前列
- • 清流鲜切花冷链物流中心投用,助力福建花卉出口市场占据七成份额
- • 县域医共体实现全覆盖,乡镇卫生院远程诊疗常态化:助力基层医疗水平提升
- • 建宁全域打造“四季花海”IP,春桃夏荷秋菊冬梅,美不胜收的连片花景
- • 宁化曹坊镇“云上村务厅”投用,村民扫码参与决策超万人次,助力乡村治理现代化
- • 将乐擂茶粉冲饮装热销北美,成海外华人乡愁代餐新宠
- • 泰宁大金湖生态补偿金发放,退渔转旅助力村民户均增收3.5万
- • 三明市12个县区圆满通过“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评估验收,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
- • 全国竹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永久会址落户三明:竹都迈向产业新高峰
- • 将乐生态护林员公益岗位扩容,助力500户林农增收
- • 三明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亩均增收超20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赖坊镇“四点半课堂”免费开放,助力解决留守儿童看护难题
- • 泰宁梅林戏《大金湖之恋》北美巡演,山水实景舞台震撼海外观众
- • 三明生态工贸区荣膺国家级示范园区,绿色发展动能强劲
- • 永安“闽笋宴”创新108道菜品,竹文化宴席荣膺中华名宴大奖
- • 建宁荷田科学课惊艳全球教育论坛,生态教育模式引发国际关注
- • “三元区中村乡竹蛏捕捞祭重启,生态祈福护航千年渔俗”
- • 清流林畲镇“零污染村”全覆盖,厨余垃圾变废为宝,反哺生态农田
- • “互联网+教育”助力三明百所城市学校对口支援山区教学点,共筑教育公平梦
- • 永安竹产业园携手中林集团,竹循环经济产值再攀新高突破30亿
- • 沙县小吃从业者子女教育基金成立,助力留守儿童成长,累计资助超3万名学子
- • 清流长校镇古法打铁技艺焕新,手工菜刀订单排至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