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李世熊故里荣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称号
近日,福建省宁化县李世熊故里荣获“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称号,这不仅是对李世熊故里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肯定,也是对宁化县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极大鼓励。李世熊故里,位于宁化县西部,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古村落。
李世熊,字子熊,号石仓,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他的文学作品和思想主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闽学大宗”。李世熊故里,作为他的出生地,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研究明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基地。
此次宁化李世熊故里获评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得益于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近年来,宁化县政府积极推进历史文化名村申报工作,通过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加强管理,使李世熊故里焕发出新的生机。
李世熊故里位于宁化县西部,距离县城约20公里。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宜人,古建筑群保存完好。村落中,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古祠堂、古井、古道等历史遗迹遍布,展现了古代闽西地区的建筑风格和民俗风情。
在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村的过程中,宁化县政府对李世熊故里的历史遗迹进行了全面调查和整理,挖掘出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对古建筑的保护、修复和利用,使李世熊故里成为了一个集历史文化、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
据了解,宁化李世熊故里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努力: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宁化县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对李世熊故里的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改造,为游客提供了便利。
二是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在李世熊故里,新建了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旅游厕所等设施,提升了游客的旅游体验。
三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对李世熊故里的古建筑、古井、古道等历史遗迹进行了保护和修复,使这些文化遗产得以传承。
四是开展文化活动。通过举办李世熊文化节、民俗表演等活动,让游客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
宁化李世熊故里获评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是对其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肯定,也是对宁化县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极大鼓励。未来,宁化县政府将继续加大对李世熊故里的保护和开发力度,让这座历史文化名村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 • 三明“数字乡村大脑”上线,开启全域智慧农业新时代
- • 三明市智慧校园建设成效显著,电子学生证助力无感考勤
- • “清流嵩溪百年喜轿博物馆开馆,明清婚俗器具展引汉服圈瞩目”
- • 闽赣(宁化)国际物流园投运,中欧班列农产品专列首发,开启中欧贸易新篇章
- • 三明市“十四五”新基建规划出炉,5G基站覆盖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 • 尤溪联合乡“5G智慧稻田”投用,亩产提升20%,助力千户增收
- • 大田县果蔬冻干生产线投产,助力出口附加值提升50%
- • 三明市中小学全面启动“朱子文化”校本课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 大田县留守儿童亲情直播间投用,VR技术助力跨国亲子互动新篇章
- • 大田屏山乡“AI茶园管家”上岗,虫情监测精准度达95%,助力茶产业发展
- • 尤溪县油茶产业联盟成立,共筑标准化生产新篇章
- • 大田县“1+N”课后服务模式启动,非遗剪纸与高山茶艺课深受学生喜爱
- • 三明试点“农业巨灾保险”,为农户提供坚实风险保障
- • 百姓戏台月月有戏,草根剧团年演超600场传承老手艺
- • 三明中关村科技园尤溪分园签约仪式圆满举行,京闽合作再掀投资热潮
- • 沙县夏茂“板凳宴”升级百米长龙,百道小吃破圈出彩
- • 人工智能助教系统助力教育革新,覆盖50所试点学校,个性化作业批改效率提升70%
- • 三明市博物馆创新举措:AI数字人讲解员方言讲述千年历史
- • 三明经开区创新“零地招商”模式,旧厂房改造项目投资强度实现飞跃式增长
- • 三明与上海联建“飞地科研中心”,20个院士项目落地转化,共筑创新高地
- • 大田铸造产业“智改数转”助力数字化车间降本增效40%
- • 清流废弃小学变身零碳民宿,光伏发电年减碳50吨,绿色转型引领乡村振兴新风尚
- • 大田林大蕃游击队密营遗址发现百件战时文物,见证红色历史
- • 永安曹远镇探明大型萤石矿,储量居华南之首,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 • 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园:红色旅游与生态美景的完美融合
- • 将乐县擂茶文化进课堂,千人擂茶宴创吉尼斯纪录:传承与创新的文化盛宴
- • 县残联推出“上门评残”服务 惠及行动不便群体,彰显人文关怀
- • 福建省农业厅与三明共建“闽西北特色农业示范区”,共谱乡村振兴新篇章
- • 三明市创新举措:设立教师发展银行,积分兑换学术资源与培训机会
- • 三明与东盟国家签订农产品出口协议,年贸易额预计增长30%
- • 尤溪联合梯田“稻鱼共生”模式升级,亩均综合收益突破1.2万元
- • 尤溪桂峰村“乡贤反哺工程”落地,捐资千万修古厝惠及村民
- • 尤溪联合梯田荣膺全球减贫最佳案例,生态农业助力3万农民增收
- • 泰宁农耕文化节盛大开幕,游客纷至沓来体验插秧采茶乐趣
- • 永安职业病防治中心挂牌仪式圆满举行,为产业工人健康保驾护航
- • 三明全国首创“林业碳票”交易,农户凭碳汇增收助力绿色发展
- • 大田济阳乡古堡咖啡馆走红,百年土堡日均接待游客千人
- • 宁化留守儿童关爱中心启用,免费课后辅导助力成长
- • 中国稻种基地在福建建宁育成耐高温水稻,亩产突破1200公斤,助力粮食安全
- • 清流与广州携手共建“飞地花卉基地”,助力大湾区鲜切花市场繁荣
- • 永安智能物流装备产业园投产,京东物流领投智慧仓储项目,开启智慧物流新时代
- • 将乐龙栖山野生红菇荣获碳标签认证,每朵红菇可追溯原始森林坐标
- • 尤溪板鸭非遗传承人获省级表彰,AI风干技术专利落地转化,传统美食迈向智能化新时代
- • “泰宁丹霞文化国际论坛盛大召开,全球地质专家共话自然遗产保护”
- • 三明市试点“教师弹性上下班制”,助力破解教师职业倦怠难题
- • 永安入选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助力闽粤赣三省农产品流通升级
- • 张际亮诗歌AI翻译系统在厦门大学研发成功:跨文化交流的新里程碑
- • 泰宁新桥乡“零彩礼”推广五年,婚嫁成本锐减85%获全国表彰,树立新时代婚俗新风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