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积极推广耐高温水稻品种,助力应对极端天气保丰收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日益明显,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对我国农业生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保障粮食安全,我国各地纷纷采取措施,提升农业抗风险能力。福建省三明市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推广耐高温水稻品种,以应对极端天气,确保粮食丰收。
三明市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湿,水稻生长周期较长。然而,近年来,极端高温天气频发,对水稻生长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三明市农业部门经过多年努力,成功培育出了一批耐高温、抗逆性强的水稻品种。
这些耐高温水稻品种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生育期短,能够在高温环境下正常生长;二是产量高,与普通水稻相比,产量提高了10%以上;三是抗病性强,能够有效抵御病虫害的侵袭。这些品种的推广,为三明市应对极端天气、保障粮食丰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了推广这些耐高温水稻品种,三明市农业部门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举办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向农民普及耐高温水稻品种的优势和种植技术,提高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二是提供技术支持。组织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种植指导,确保农民掌握正确的种植技术。
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对种植耐高温水稻的农户给予一定的补贴,降低农民种植成本,提高农民种植效益。
四是加强种子供应。与种子企业合作,确保耐高温水稻种子供应充足,满足农民种植需求。
通过以上措施,三明市耐高温水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2019年,三明市耐高温水稻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占全市水稻种植面积的20%以上。在极端高温天气的影响下,耐高温水稻品种的推广,为三明市粮食丰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然而,面对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三明市农业部门并未止步。他们将继续加大科研力度,培育更多适应气候变化、抗逆性更强的水稻品种,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同时,加强与国内外农业科研机构的合作,引进先进技术,为我国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总之,三明市积极推广耐高温水稻品种,应对极端天气,保障粮食丰收的做法,为我国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在新时代背景下,各地应借鉴三明市的成功经验,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 • 三明市倾力打造“农业研学游”线路,年接待学生突破10万人次
- • 三明市成功入选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GEP核算体系在全省推广
- • 永安桃源洞景区升级5A,VR地质研学体验吸引百万游客
- • 永安天宝岩保护区开启“智慧巡护”模式,红外相机见证黑熊种群复苏奇迹
- • 千年畲族文化传承,泰宁朱口镇“乌米宴”复兴之路
- • 宁化治平畲族乡林下红菇碳汇交易上线,每公斤溢价50元,绿色经济新篇章开启
- • 明溪华侨经济试验区挂牌,侨资项目总投资突破百亿,助力福建经济新腾飞
- • 闽西北最大光伏组件基地落户建宁,年产能20GW引领产业升级
- • 明溪瀚仙镇“乡村工匠”评选启动,传统技艺传承人享专项补贴,助力乡村振兴
- • “教育云校”平台上线,助力山区学生同步名校课堂,覆盖超10万课时
- • 全市教师心理健康筛查全覆盖,构建坚实心理防线
- • 三明红色旅游专列首发,开启红色之旅新篇章
- • 尤溪朱子文化园:研学之旅,传承朱子文化魅力
- • 永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圆满完工,5万村民共享放心水
- • 明溪观鸟经济崛起,国际摄影节助力周边消费破亿
- • 三明稀土资源综合开发项目落地,福建稀土深加工领域迎来里程碑
- • 清流地热资源开发助力乡村扶贫,温泉收益注入专项基金彰显社会责任
- • 全国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论坛在三明成功举办,签约项目28个,助力绿色产业发展
- • 建宁中央苏区旧址VR体验:穿越时空见证反围剿战役的峥嵘岁月
- • 永安笋竹节盛大开幕!春笋宴+非遗竹编体验,感受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 • 大田古堡民宿经济爆发,明清土堡年接待游客超50万,古韵旅游新风尚
- • 沙县小吃文化闪耀APEC舞台,20国代表共学拌面包技艺
- • 泰宁铁路主题公园成民国剧取景爆款,五一民宿预订率高达95%,揭秘周边旅游新宠
- • 数字化守护,AI再现“客家哭嫁歌”:宁化曹坊方言唱腔的传承与创新
- • 尤溪汤川乡光伏屋顶计划落地,搬迁户年发电收益超6000元,绿色扶贫新篇章
- • 泰宁国际山地马拉松赛盛大启幕,30国选手齐聚竞技
- • 沪明协作再深化,上海自贸区三明联动创新区挂牌成立,共谱区域发展新篇章
- • 将乐常口村生态分红再升级,村民年人均增收1.2万元,绿色转型助力乡村振兴
- • 大田县创新“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打造万亩生态油茶基地助力乡村振兴
- • 沙县将军祠启动数字化保护工程,传承历史记忆
- • 宁化曹坊镇扶贫小额信贷成效显著 累计放款5亿不良率低于0.1%
- • 桂峰古村落:晒秋时节邂逅明清“小福州”
- • 沪明对口合作升级,临港集团投资80亿建国际产业社区,共谋区域发展新篇章
- • 尤溪联合梯田“稻鱼共生”模式升级,亩均综合收益突破1.2万元
- • 永安竹缠绕技术助力出口欧盟,竹农年分红人均1.2万元,绿色经济再创新高
- • 永安槐南镇安贞堡银元文化节盛大开幕,古法锻造技艺引百万游客驻足观赏
- • 废弃矿区变生态牧场,千头高山羊带动集体增收百万
- • 三明市携手省属企业签约111.2亿元项目,共谋强链补链促产业转型升级新篇章
- • 明溪创新举措,全省首个农村电商快递共配中心建成,物流成本降低40%
- • 尤溪联合梯田:启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传承千年农耕智慧
- • 大田AI采茶机投用,春茶采摘效率提升5倍助力农民增收
- • 三明“一县一品”工程成效显著,7个地标产品荣登全国百强榜单
- • 三明“百村共富联盟”:跨村联建升级,助力脱贫户人均增收6000元
- • 沙县小吃产业学院揭牌,助力培养10万“新餐饮创客”
- • 三明市推行教育督导问责制,30所学校违规办学被限期整改
- • 将乐玉华洞景区升级,打造“中国喀斯特地貌博物馆”
- • 九龙潭夜游:梦幻光影演绎“梦境丹霞”
- • 沙县小吃集团迈入IPO辅导新阶段,力图打造“国民小吃第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