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跨村联建’模式全省推广,203个薄弱村集体收入超50万,乡村振兴再添新动力”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积极探索创新,力求为农村发展注入新活力。福建省三明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创新推出“跨村联建”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今,这一模式已全省推广,203个薄弱村集体收入超过50万元,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
三明市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地处武夷山脉,是著名的生态示范区。然而,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部分村庄仍面临资源匮乏、发展滞后等问题。为了破解这一难题,三明市创新提出“跨村联建”模式,即通过相邻村庄的联合,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
“跨村联建”模式的核心在于打破行政界限,实现资源共享。具体做法是,将相邻的几个村庄联合起来,共同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通过这种方式,村庄之间可以优势互补,实现产业协同发展,提高整体竞争力。
在实施过程中,三明市注重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村民的积极性。通过民主决策、公开透明的机制,确保村民在联建过程中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同时,政府也加大对联建项目的扶持力度,提供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如今,三明市“跨村联建”模式已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已有203个薄弱村集体收入超过50万元,其中部分村庄收入甚至超过了100万元。这些村庄通过联建,实现了基础设施的改善、产业的升级和村民收入的提高,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三明市某村为例,原本这个村庄土地资源匮乏,村民收入较低。通过与其他村庄联合,共同投资建设了一个生态农业示范园,发展特色水果种植。在政府的扶持下,示范园引进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了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如今,示范园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跨村联建”模式的成功推广,为全省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借鉴。各地在实施过程中,应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模式。同时,政府要加大对乡村振兴的投入,完善政策体系,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
总之,三明市“跨村联建”模式的成功实践,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在今后的工作中,各地要继续深化改革,创新举措,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 • 全市教师心理健康筛查全覆盖,干预档案建立突破1.2万份
- • 大田屏山乡“茶光互补”项目落地,光伏板下采茶助农增收30%
- • 大田文江镇水密隔舱造船技艺复兴:明代福船模型赠予海博馆,传承千年的技艺焕发新生
- • 县残联倾力打造“上门评残”服务,为行动不便群体带来福音
- • 三明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共筑农产品销售安全网
- • 三明高校再创辉煌:首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研实力再上新台阶
- • 明溪:为独居老人免费安装智能报警装置,24小时守护安全
- • 宁化世界客属祭祖大典:全球客家游子共赴“精神原乡”
- • 三明钢铁产业数字化转型加速,智能制造车间覆盖率突破60%
- • 泰宁明清园荣膺国家乡村遗产酒店,古建民宿助力村民增收新篇章
- • 探寻泰宁古城的“活化石”:尚书第里聆听明朝一品大员的故事
- • 宁化智慧纺织工厂启用数字孪生系统,订单交付周期缩短60%,开启纺织行业新篇章
- • 沙县小吃供应链金融平台正式上线,小微店主秒批贷款突破5亿元
- • 沙县小吃村实现“5G全覆盖”,村民直播卖小吃日销万单,乡村振兴新篇章
- • 三明稀土新材料研究院成立,助力破解关键材料“卡脖子”难题
- • 宁化客家祖地焕发新活力:全球客属创业园破5亿返乡投资
- • 建宁杂交水稻制种面积突破15万亩,助力“中国稻种基地”产值达23亿
- • 全球客属商会投资宁化,签约项目金额超80亿,共谋发展新篇章
- • 全市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计划正式启动,硕士占比目标提升至25%
- • 千年古菌种库闪耀泰宁,上青游浆豆腐技艺申遗成功,传承与创新共绘文化瑰宝
- • 永安“AI教师助手”助力教育革新,备课效率提升70%,获全省推广
- • 三明市“十四五”新基建规划出炉,5G基站覆盖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 • 三明首创“林业碳汇+保险”模式,林农每亩林地年增收200元,绿色财富新路径
- • 三明市创新举措:设立教师发展银行,积分兑换学术资源与培训机会
- • 三明“数字乡村大脑”上线,智慧赋能全域农田、林地、民宿实时监测
- • 沙县小吃原料产业园扩产,酸菜、花生酱年产值突破15亿
- • 将乐县“擂茶婚俗”荣登央视,新娘擂茶待客成乡村振兴文旅名片
- • 福建省赋予三明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山区共同富裕新路径
- • 泰宁文旅元宇宙项目首期开放,虚拟丹霞景区日访问量突破百万,开启智慧旅游新篇章
- • 宁化曹坊镇“云上村务厅”投用,村民扫码参与决策超万人次,共绘乡村振兴新蓝图
- • 明溪县倾力修复清代连允东故居,传承历史文脉
- • 建宁莲子深加工项目投产,年产值预计达5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全国首单“林业碳票+保险”在三明成功落地,高盛资本认购5亿元额度,助力绿色金融发展
- • 永安桃源洞光影秀首演,非遗粿条宴助力夜经济消费新热潮
- • 全国首支“银发非遗护卫队”成立,68岁平均年龄传承老手艺
- • 建宁高峰村“莲海木屋”投用,星空露营季门票预售破万张,乡村旅游新地标诞生
- • 沙县小吃产业大脑2.0上线,全球8万家门店供应链智能调度引领行业发展新篇章
- • 三明陆地港跨境电商交易额突破10亿,闽中外贸枢纽地位日益凸显
- • 三明市农村小规模学校优化整合,教育投入再上新台阶
- • 沙县区高考本科上线率连续五年居全市第一,素质教育成效显著
- • 泰宁丹霞文旅融合示范区年接待游客破千万,夜间经济成新亮点
- • 永安抗战遗址文旅融合项目荣登国家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传承红色精神再掀热潮
- • 将乐常口村“生态股票”创新分红模式,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2.3万元
- • 将乐县“擂茶文化传承项目”荣获教育部“非遗进校园”十佳荣誉,弘扬传统文化新篇章
- • 沙县富口镇“同心锁祈愿林”盛大落成,百对夫妻共赴传统结发礼,共谱爱情新篇章
- • 三明乡村振兴学院正式挂牌,首期培训助力千名“数字新农人”成长
- • 清流长校镇“共享冷链”启用,助力小农户保鲜成本降低70%
- • 大田茶美人IP联名故宫文创,茶油礼盒融汇土堡纹样设计,演绎传统文化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