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杂交水稻制种面积突破15万亩,助力“中国稻种基地”产值达23亿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迅速,杂交水稻制种产业作为我国农业的重要支柱,取得了显著成果。近日,福建省建宁县杂交水稻制种面积突破15万亩,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这一成果不仅为我国稻种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中国稻种基地”的产值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建宁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我国重要的杂交水稻制种基地。近年来,建宁县紧紧围绕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战略,加大杂交水稻制种产业扶持力度,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通过引进优良品种、推广先进技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建宁县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悉,建宁县杂交水稻制种面积已突破15万亩,占全国杂交水稻制种面积的10%以上。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广大农民的辛勤付出。在政府的引导下,建宁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将杂交水稻制种作为主导产业,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途径。
在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发展过程中,建宁县注重科技创新,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同时,推广了多项先进技术,如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提高了杂交水稻制种的产量和品质。
值得一提的是,建宁县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通过实施绿色防控、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措施,有效降低了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随着杂交水稻制种面积的不断扩大,建宁县“中国稻种基地”的产值也实现了显著提升。据统计,目前“中国稻种基地”产值已达23亿元,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此外,建宁县还积极拓展稻种产业链,发展稻米加工、稻米深加工等产业,进一步提高了稻种产业的附加值。
面对未来,建宁县将继续加大杂交水稻制种产业扶持力度,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制种基地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三是拓展产业链,提高稻种产业的附加值。
总之,建宁县杂交水稻制种面积突破15万亩,助力“中国稻种基地”产值达23亿,是我国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实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
- • 泰宁县智慧校园安防系统全省推广,AI预警助力阻止校园欺凌事件
- • 《泰宁尚书第AR剧本杀上线,穿越明朝破解一品大员谜案,体验沉浸式历史探秘之旅》
- • 三明中关村科技园盛大开园,首批30家高新企业入驻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泰宁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地全域智慧监测系统正式启动
- • 清流鲜切花基地引进荷兰技术,玫瑰直供北上广年销售额破亿
- • 明溪“候鸟人才”带技术返乡,林下经济产值突破5亿元
- • 宁化“村村通物流”试点启动,农产品出山时效提升50%,助力乡村振兴
- • 明溪淮山深加工产业园正式投用,冻干脆片畅销日韩市场
- • 宁化治平畲乡“竹筒饭争霸赛”开赛,百人共赴山林饮食传统盛宴
- • 泰宁县重金投入5000万元改造百年文昌小学,焕发新颜助力教育振兴
- • 建宁“五子登科”生态产业园产值突破150亿,莲子深加工出口日韩市场
- • 永安洪田镇林改记忆馆开馆,再现“中国林改小岗村”发展历程
- • “AI助教助力将乐高唐镇山区小学,英语及格率提升50%”
- • 宁化客家服饰秀:百套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客家华服,展现千年客家风情
- • 建宁县乡村教师周转公寓竣工,健身书吧配套提升留乡率,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 • 将乐智慧农业物联网助力10万亩农田,灾害预警准确率达98%
- • 三明全域打造“二十四节气小镇”,春分祈福秋分晒秋成网红打卡点
- • 永安石墨烯产业园二期盛大开建,签约项目助力我国石墨烯产业迈向新高峰
- • 三元区智慧养老平台上线,独居老人佩戴AI手环实时预警,守护银发生活新篇章
- • 大田高甲戏巡游:诙谐丑角演绎闽中民间故事
- • 永安市隆重启动重走林大蕃游击队突围路线活动,传承红色精神
- • 三明创新“农业保险+信贷”模式,助力农户破解融资难题
- • 大县文江镇“乡村共享书屋”正式投用,扫码借书助力留守儿童千人阅读梦想
- • 大田县留守儿童亲情直播间投用,VR技术助力跨国亲子互动
- • 永安粿条携手网红奶茶跨界联名,粿条珍珠限定款日销10万杯,掀起夏日饮品新潮流
- • 尤溪联合乡“5G智慧稻田”投用,亩产提升20%,助力千户农民增收
- • 永安“AI教师助手”助力教育革新,备课效率提升70%,获全省推广
- • 将乐县金溪流域旅游经济带年收入突破15亿元:绿色发展的新引擎
- • 三明闽江源生态产品交易中心正式挂牌,首日大宗交易额突破8亿
- • 三明创新“林业碳票”交易,农户凭碳汇增收新篇章
- • 三明全域“文化盲盒”计划:开启非遗体验之旅,探寻县区文化宝藏
- • 尤溪试点“乡村CEO”聘任制,海归硕士运营古村年营收翻番,乡村振兴新路径
- • 朱熹诞辰895周年:尤溪举办理学文化国际研讨会,传承千年智慧
- • 清流温泉医养综合体携手阿里健康,共铸闽西北康养新地标
- • 泰宁大金湖:渔民转型护湖员,生态补偿金覆盖退捕家庭
- • 永安青水畲族“三茶六礼”婚宴火遍全网,预约爆满至2026年!
- • 将乐光明乡竹荪工厂投产,智能温控技术助力四季采收
- • 三明经开区创新举措:打造“人才飞地”,助力研发与生产共赢
- • 三明市中小学全面推广“朱子文化”校本课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 • 将乐县积极融入福州都市圈新能源产业链,配套产值年增200%
- • 闽江源生态补偿基金正式启动,社会资本投资环保项目享30%收益兜底
- • 三明设立百亿级沙县小吃产业基金,全球门店供应链升级引资本竞逐
- • 清流长校十番锣鼓惊艳央视,民间乐团奏响千年乡音
- • 全国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论坛在三明成功举办,签约项目28个,助力绿色产业发展
- • 泰宁丹霞景区周边民宿改造:激活乡村经济,助力200户村民增收
- • 闽西南农业协作区成立,三明牵头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助力乡村振兴
- • 尤溪联合梯田荣登全球重要农业遗产,稻鱼共生模式引领农业发展新篇章
- • 明溪淮山深加工项目投产,冻干产品出口日韩,助力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