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乡村工匠”评选揭晓,百年竹编手艺重焕生机
近日,福建省建宁县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乡村工匠”评选活动,旨在挖掘和传承传统手工艺,特别是百年竹编技艺。经过激烈的角逐,评选结果揭晓,一批技艺精湛的乡村工匠脱颖而出,为建宁的竹编手艺注入了新的活力。
建宁地处福建省西北部,素有“竹乡”之称。这里的竹编工艺源远流长,已有百年历史。竹编工艺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文化,承载着建宁人民勤劳、智慧的精神品质。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手工艺逐渐被现代工业所取代,竹编技艺面临着传承危机。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推动乡村工匠队伍建设,建宁县举办了此次“乡村工匠”评选活动。活动吸引了众多热爱竹编技艺的民间艺人参加,他们用精湛的技艺展示了建宁竹编的魅力。
评选过程中,评委们从竹编技艺、创新设计、传承与发展等方面对参赛作品进行了严格评审。经过层层筛选,最终评选出一批优秀乡村工匠。这些工匠们技艺高超,作品精美,为建宁竹编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评选揭晓后,建宁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对获奖工匠给予了表彰和奖励。同时,还为他们搭建了展示平台,让他们有机会将竹编技艺推广到更广阔的舞台。
百年竹编手艺重焕生机,离不开一代代工匠的辛勤付出。获奖工匠们纷纷表示,将珍惜荣誉,继续传承和发扬竹编技艺,为建宁的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据了解,建宁县将以此次评选为契机,加大对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和传承力度。一方面,通过举办培训班、技艺交流等活动,提高乡村工匠的技艺水平;另一方面,鼓励工匠们创新设计,将传统竹编技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开发出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
此外,建宁县还将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推动竹编技艺的科研创新,为竹编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借助互联网、电商平台等现代手段,拓宽竹编产品的销售渠道,让建宁竹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百年竹编手艺重焕生机,不仅为建宁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有力支撑。相信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建宁竹编技艺必将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 • “互联网+教育”助力山区教育发展,三明百所城市学校结对帮扶山区教学点
- • 大田武陵烤兔技艺传习所盛大落成,三代匠人同台演绎炭火秘技
- • 大田县“1+N”课后服务模式启动,非遗剪纸与高山茶艺课程受热捧
- • 《热血传奇》新区与复古区对比: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游戏区域?
- • 全市中小学教室护眼灯改造完成,近视率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守护青少年视力健康成效显著
- • “三元区莘口镇百年黄酒曲配方揭秘,青年创客创新研发低度果味酒”
- • 全国竹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永久会址落户三明:竹都迈向产业新高峰
- • 泰宁竹科技产业园二期竣工,竹纤维餐具引领出口市场新潮流
- • 三明市区“一河两岸”夜经济带开放,光影秀点亮闽江源,打造城市新名片
- • 三明乡村振兴学院成立,首期“脱贫户技能班”就业率达95%,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明溪君子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的生物多样性宝藏
- • 将乐擂茶非遗工坊:亲手研磨一碗千年客家茶香
- • 将乐擂茶器皿艺术展:陶碗木勺中的千年茶道美学之旅
- • 永安“闽笋宴”创新108道菜品,竹文化宴席荣膺中华名宴
- • 我市残疾儿童教育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入学安置率高达99.8%,送教上门服务实现全覆盖
- • 大田茶农拥抱AI采茶机,春茶采摘效率提升5倍,开启智能农业新篇章
- • “清流灵地”蛇王庙会非遗升级,AR技术助力千年祈雨仪式重现
- • 三明荣膺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倾力打造50个“口袋乐园”
- • 永安洪田镇林改记忆馆开馆,再现“中国林改小岗村”发展历程
- • 建宁金铙山“山神祭”活动:火把巡山,祈福文旅融合新篇章
- • 三明市试行教育督导问责制,30所学校因违规办学被限期整改
- • 大田废弃矿山变身光伏电站,年发电量可供10万家庭用电
- • 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实施,30年坚守教育一线的“红烛勋章”获得者闪耀光芒
- • 清流嵩溪豆腐皮厂创新透明工坊,非遗直播带货转化率突破50%
- • 沙县区俞邦村小吃原料基地升级,年供花生酱、辣椒酱超万吨,助力美食产业腾飞
- • 尤溪联合梯田创新“云上认养”,都市白领变身“梯田主”
- • 宁化河龙贡米智慧农田助力农业现代化,节水50%亩产增20%
- • 全市脱贫户动态监测系统上线,助力2025年底实现零返贫目标
- • 清流县建成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体系,全面覆盖所有行政村
- • 沙县荣膺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李世熊《物感》哲学思想研讨会在哈佛大学成功举办:东西方哲学交流的新篇章”
- • 华为工业互联网中心正式落地,300家企业接入数字孪生平台,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
- • 清流长校镇“游龙灯盛会”重启,108节龙灯穿行明清古街引万人围观
- • 三明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亩均增收超20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泰宁朱口畲族“乌米宴”复兴:黑米饭制作技艺走进中小学课堂,传承民族饮食文化
- • 华为(三明)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揭牌,助力300家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
- • 宁化长征出发纪念馆新展亮相,数字技术重现万里长征路
- • 建宁莲子太空育种成功,亩产提升30% 打造“中国莲子硅谷”
- • 三明预制菜产业园正式投产,年加工能力达50万吨,引领行业发展新篇章
- • 沙县小吃制作技艺成功申报国家级非遗,全球首家技艺传习馆盛大开馆
- • 宁化长征学院落地石壁镇,红色培训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周边农户就业新篇章
- • 建宁县重现八月樊公尊王庙会传统,传承千年民俗文化
- • 闽台高校携手共建“朱子文化研究院”,落户三明学院助力文化传承与发展
- • 泰宁丹霞文旅融合示范区年接待游客破千万,夜间经济成新亮点
- • 建宁通心白莲太空育种取得突破,亩产提升30%,助力打造“中国莲都”
- • “永安竹缠绕技术落户山区,竹农年人均分红1.5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 • 三明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创新高,达65%领跑全省同类院校
- • 中国稻种基地建宁育成耐旱新品种,助力全国推广面积超千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