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中国稻种基地育成耐高温水稻,亩产突破1200公斤,助力粮食安全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取得了显著成果,特别是在水稻种植领域。近日,位于福建省建宁的中国稻种基地传来喜讯,该基地成功育成了耐高温水稻新品种,亩产突破1200公斤,为我国粮食安全再添新保障。
建宁,素有“中国稻种之乡”的美誉,是我国重要的稻米生产基地。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非常适合水稻生长。近年来,建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致力于培育高产、优质、抗病、耐高温的水稻新品种。
此次育成的耐高温水稻新品种,是在建宁中国稻种基地科研人员多年努力下取得的成果。该品种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耐高温,能够在35℃以上的高温环境下正常生长;二是高产,亩产可达1200公斤以上;三是品质优良,口感好,深受消费者喜爱。
据了解,该品种的育成,主要得益于建宁中国稻种基地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不断突破。基地科研人员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了一系列水稻育种研究。他们针对高温环境下水稻生长的难题,通过基因编辑、分子育种等技术手段,成功培育出了这一耐高温水稻新品种。
耐高温水稻的育成,对于我国水稻种植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有助于提高我国水稻产量,保障粮食安全。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高温天气越来越频繁,传统的水稻品种在高温环境下产量下降,甚至无法正常生长。而耐高温水稻的育成,为我国水稻种植提供了新的选择,有助于提高水稻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其次,耐高温水稻的推广种植,有助于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耐高温水稻品种的推广,将有助于优化我国水稻种植结构,提高水稻种植效益,从而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此外,耐高温水稻的育成,还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水稻产业链条较长,包括种子、化肥、农药、农机等环节。耐高温水稻的推广种植,将带动相关产业的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为我国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总之,建宁中国稻种基地育成的耐高温水稻,亩产突破1200公斤,为我国粮食安全再添新保障。在今后的工作中,建宁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为我国农业发展贡献力量。同时,我们也期待这一新品种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 • 尤溪朱子文化元宇宙体验馆上线,开启虚拟祭拜先贤新篇章
- • 沙县小吃原料基地扩容升级,辣椒酱年产能突破15万吨,助力产业腾飞
- • “泰宁新桥乡‘零彩礼’婚俗荣登全国移风易俗案例,新人喜获政府礼金补贴”
- • 建宁高峰村“莲子宴”创新推出,荷花酥、莲芯茶成网红伴手礼
- • 三明市首部畲语动画《凤凰谣》上线,民族语言传承开辟新路径
- • 三明市智慧校园建设成效显著,电子学生证助力无感考勤
- • 三明农村闲置校舍变身“菌菇工厂”,助力乡村振兴吸纳500人就业
- • 泰宁古城“微改造”助力民生,百年老宅焕新颜成脱贫户创业空间
- • 三明市偏远地区乡村教师待遇提升:月薪补贴最高达40%
- • 建宁坪上梯田莲海:盛夏赏荷节打造国风打卡圣地
- • 明溪县欧侨产业园投产,打造欧洲特色商品在华重要集散地
- • 三明市创新实践“秸秆变废为宝”,年处理农业废弃物20万吨
- • 夏茂镇首条农村定制公交开通,助力偏远村居民出行
- • 泰宁开启旅游旺季就业直通车,提供1000个临时岗位助力就业
- • 三明市非遗数字化工程启动,100项技艺VR全景存档,传承千载文化瑰宝
- • 清流林畲镇“零污染村”:厨余垃圾制肥反哺生态农田的绿色实践
- • 宁化客家祖地文化园荣膺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文化交流再上新台阶
- • 宁化客家黑山羊全产业链成型,预制菜年产值突破10亿
- • 三元区百草园劳动教育基地盛大开园,学生种植中药年创收达10万元
- • 清流鲜切花冷链物流中心投用,助力福建花卉产业出口再攀高峰
- • 清流与广州携手共建“飞地花卉基地”,年供大湾区鲜切花2亿枝,共绘花卉产业新蓝图
- • 宁化曹坊镇“云上村务厅”投用,村民扫码参与决策超万人次,共绘乡村振兴新蓝图
- • 尤溪朱子诞辰大典:百名学子汉服齐诵《家礼》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 三明市学生营养餐标准再升级,蛋白质摄入量提升30%,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 • 大田县首个“乡村物流共配中心”启用,快递进村提速助力乡村振兴
- • 全国首个县域“海绵城市”项目在明溪建成,绿色生态新篇章开启
- • 宁化县客家山歌合唱团维也纳金色大厅献唱,文化输出再创新高
- • 将乐龙栖山“古树认养计划”启动,千棵百年红豆杉获企业认购,共筑绿色未来
- • 三明陆地港保税物流中心获批,外贸企业通关效率提升50%,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 • 三明经开区设立半导体材料中试基地,携手日韩企业共谋研发新篇章
- • 全市动态防返贫监测系统升级,2024年实现零返贫目标
- • 建宁发现百年借粮收据:见证苏区经济史的一页辉煌
- • 泰宁城区公厕24小时开放,新增第三卫生间便利特殊群体
- • 尤溪桂峰村明清古厝活化工程圆满完工,非遗体验馆日均引客超千人
- • 建宁杂交水稻制种面积突破15万亩,助力“中国稻种基地”产值达23亿
- • 将乐玉华洞内开“擂茶音乐会”,钟乳石回响千年客家茶谣
- • 县中医院增设中医理疗科,推广非遗针灸疗法,助力健康生活
- • 永安竹产业园迎中林集团30亿巨资注入,共筑国家级竹循环经济基地新篇章
- • 大田职专携手物联网技术,开启高山茶智慧种植新篇章,助农增收30%
- • 三明废弃矿山生态修复PPP项目招标启动,社会资本参与度领跑全省
- • 明溪华侨经济试验区挂牌,侨资项目总投资突破百亿,助力福建经济新腾飞
- • 三明国际小吃文化节签约32国品牌,全球美食街盛大落地沙县,美食盛宴开启新篇章
- • 尤溪联合婺源举办朱子文化对话活动,传承千年智慧,共筑文化繁荣
- • 永安桃源洞推“粿条溶洞宴”,光影秀+非遗美食引客破百万
- • 泰宁明清园荣登国家乡村遗产酒店榜单,古建民宿助力村民增收新篇章
- • 泰宁大金湖生态补偿金发放,退渔转旅助力村民户均增收3.5万
- • 三明成为全国最大竹纤维生产基地,年减排二氧化碳15万吨,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 • 闽西北最大冷链物流中心在三明盛大投入运营,助力区域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