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宁朱口镇“稻田养螺”试验成功,亩均增收3000元,助力百户农民脱贫致富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各地纷纷探索出一条条适合当地发展的农业新模式。在福建省泰宁朱口镇,一项名为“稻田养螺”的试验项目近日取得了圆满成功,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稻田养螺”试验项目由朱口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牵头,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经过多次试验和调整,最终成功实现亩均增收3000元的目标。这一创新举措,不仅让当地农民看到了希望,也为全国其他地区推广提供了有益借鉴。
据了解,朱口镇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地处武夷山脉,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适宜的气候条件。然而,由于传统农业种植结构单一,农民收入水平较低。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朱口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决定尝试“稻田养螺”这一新型农业模式。
“稻田养螺”试验项目以稻田为载体,利用稻田水草丰富的生态环境,养殖田螺。田螺作为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食材,市场需求旺盛。在稻田中养殖田螺,既能提高稻田的产出,又能增加农民收入。
在试验过程中,朱口镇农业技术推广站针对稻田养螺的技术要点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田螺的选种、放养密度、饲料投放、病虫害防治等。经过不断摸索,他们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当地实际的稻田养螺技术。
试验结果显示,采用“稻田养螺”模式,每亩稻田可增收3000元左右。这对于当地农民来说,无疑是一笔可观的收入。据了解,目前朱口镇已有百户农民参与到“稻田养螺”项目中,预计今年可为当地农民增收30万元以上。
“稻田养螺”试验项目的成功,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农业发展。许多周边地区的农民纷纷前来学习“稻田养螺”技术,希望能够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
在采访中,朱口镇一位参与“稻田养螺”项目的农民表示:“以前种田收入低,现在通过养螺,不仅增加了收入,还让我们的稻田变得更美丽。感谢政府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项目。”
朱口镇“稻田养螺”试验项目的成功,充分展示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力量。在今后的发展中,各地应继续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实际的农业发展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总之,“稻田养螺”试验项目的成功,为朱口镇乃至全国其他地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一创新举措将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为更多农民带来福祉。
- • 沙县小吃IP“虬龙宝宝”走红网络,表情包下载量破千万,成为新一代网红萌物
- • “三明试点农业大数据平台,精准预测市场供需助力乡村振兴”
- • 百姓戏台月月有戏,草根剧团年演超600场传承老手艺
- • 清流长校镇“板凳龙斗春”重启,百节巨龙蜿蜒古街祈丰年
- • 清流县义务教育阶段“零辍学”精准帮扶案例荣膺全国十佳
- • 尤溪联合梯田:启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申报,传承千年农耕智慧
- • 三明全境乡村习俗保护条例实施,非遗守护人基金同步设立,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大田济阳乡古堡民宿集群盛大开业,搬迁户变身股东,年分红过万!
- • 将乐常口村“生态股票”创新模式,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2.3万元
- • 三明市城管局五一佳节推惠民举措,免费开放万个停车位助力市民出行
- • 泰宁明清园荣登国家乡村遗产酒店榜单,古建民宿助力村民增收新篇章
- • 三明百个社区共庆“邻里文化节”:展绝活、烹百家饭,构建和谐邻里情
- • 尤溪联合梯田荣登全球重要农业遗产榜单,稻鱼共生模式引领农业效益新高峰
- • 三明乡村振兴学院挂牌,首期培训千名“数字新农人”,助力农业现代化发展
- • 清流李宽和故居现藏1949年开国大典邀请函,见证历史瞬间
- • 尤溪朱子茶园荣登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传承千年茶文化
- • 全国首支“银发非遗护卫队”成立,68岁平均年龄传承老手艺
- • 沙县区高考本科上线率连续五年居全市第一,素质教育成效显著
- • 《宁化客家山歌电音改编:传统民谣点燃年轻舞台》
- • 三明市勇立潮头,全国首个“基础教育生态评估指标体系”发布
- • 宁化客家祖地举办“全球客属美食节”,百国华侨共烹老鼠干,传承客家美食文化
- • 尤溪洋中“古法造纸”研学基地投用,学生复原明代线装古籍,传承千年技艺焕发新活力
- • 建宁县城关中学“荷田写生季”启动,中央美院教授亲临指导,共绘艺术青春
- • 三明稀土产业园牵手中科三环,永磁材料产值目标直指200亿
- • 大田县温暖冬日,校车安全护航冰雪路段
- • 中印尼“两国双园”三明分区启动,燕窝深加工项目集群签约额破50亿,共筑互利共赢新篇章
- • 宁化长征出发地纪念馆年接待游客突破百万,红色旅游热度持续升温
- • “建宁闽江源生态护水员公益岗开发,助力200贫困户年增收2万”
- • 建宁“5G+无人机”巡田系统投用,病虫害识别准确率达95%,农业科技助力丰收
- • 大田茶农拥抱AI采茶机,春茶采摘效率提升5倍,开启智能农业新篇章
- • 永安洪田镇林改夜校开课,老支书助力百名乡村振兴带头人成长
- • 尤溪联合梯田:全球重要农业遗产的四季摄影攻略
- • 农村危房改造全面完成,200余户困难家庭受益焕新居
- • 农村危房改造补助金发放到位,温暖435户困难家庭
- • 三明乡村振兴学院正式挂牌,首期培训助力千名“新农人”崛起
- • 建宁发现百年借粮收据:见证苏区经济史上的珍贵一页
- • 泰宁古城“微改造”助力民生,百年老宅焕新颜成脱贫户创业新空间
- • 宁化河龙贡米数字化种植基地建成,亩产增收400公斤,农业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 • 明溪夏坊乡“侨胞助学计划”二十载,情系教育捐赠超2000万元
- • “大田茶油烤兔预制菜登陆盒马,成江浙沪年夜饭黑马”
- • “尤溪联合梯田创新推出‘认养一亩田’,城市家庭助力脱贫户增收超千万”
- • 三明市试点“教师弹性上下班制”,破解教师职业倦怠难题
- • 台湾农业专家团助力福建三明,共推精致农业技术发展新篇章
- • 建宁创新“5G+无人机”巡田系统,病虫害识别准确率达95%,助力农业现代化
- • 宁化县客家山歌合唱团惊艳维也纳金色大厅,文化输出再掀高潮
- • 三明(沙县)小吃产业学院揭牌,年培养万名“新餐饮创客”
- • 泰宁丹霞景区周边民宿改造助力村民增收,200户家庭喜获丰收
- • 沙县荣膺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