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将乐龙栖山发现新物种“福建角蟾”,生态司法基地启动保护计划
近日,福建省将乐县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传来喜讯,科研人员在保护区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时,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物种——福建角蟾。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我国两栖动物的物种多样性,也为我国生态保护事业增添了新的亮点。为保护这一珍稀物种,将乐县生态司法基地已启动了针对性的保护计划。
福建角蟾,隶属于蟾蜍科角蟾属,是一种小型两栖动物。据科研人员介绍,福建角蟾体型较小,体长一般在3-5厘米之间,背部呈绿色,腹部白色,具有明显的黑色斑点。该物种主要生活在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湿润森林中,以昆虫为食。由于生活环境的特殊性,福建角蟾的繁殖率较低,种群数量较少,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此次发现福建角蟾,对于我国两栖动物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丰富了我国两栖动物的物种多样性,为生物学家提供了新的研究素材。其次,福建角蟾的发现有助于揭示该地区生物多样性的演变规律,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为保护这一珍稀物种,将乐县生态司法基地已启动了针对性的保护计划。具体措施如下:
1. 加强监测:对福建角蟾的栖息地进行长期监测,了解其生活习性和种群数量变化,为保护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2. 生态修复:针对福建角蟾的栖息地,开展生态修复工作,改善其生存环境,提高其繁殖率。
3. 严格执法:加大对破坏福建角蟾栖息地行为的打击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贩卖等违法行为。
4. 普及宣传:通过举办科普活动、制作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公众对福建角蟾保护的认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5. 建立保护区:在福建角蟾的栖息地周边建立保护区,确保其生存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福建角蟾的发现,不仅是对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肯定,更是对生态保护事业的有力推动。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福建角蟾这一珍稀物种将得到有效保护,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同时,这也提醒我们,要时刻关注生态环境变化,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家园。
- • 尤溪朱子家宴:穿越千年,跟随《诗经》复刻南宋文人菜
- • 三明林改经验写入国家扶贫白皮书,引领生态价值转化模式全国推广
- • 永安市将乐县人事调整,多名年轻干部履新副县长职位
- • 泰宁乌饭节:重现古礼,百桌乌饭宴传承畲族饮食智慧
- • 永安笋竹产业迈向数字化:AI分拣系统助力降低损耗50%
- • 三明国际小吃文化节签约32国品牌,全球美食街盛大落地沙县,开启美食文化交流新篇章
- • 沙县邓光布文化公园荣膺国家水利风景区称号,展现生态与文化交融之美
- • 沙县小吃产业大脑2.0上线,全球8万家门店供应链智能调度引领行业发展新篇章
- • 明溪县建成全国首座“零碳校园”,光伏发电满足全年用电需求
- • 大田文江镇共享书屋启用,大学生志愿者携手助力留守儿童成长
- • 清流赖坊花生推助农盲盒,10%收益助力乡村教育发展
- • 清流县创新举措,实现“村村通冷链物流”,鲜切花损耗率显著降低
- • 将乐玉华洞溶洞诗会:钟乳石下吟诵徐霞客游记,探寻千年文化之旅
- • 三明家庭农场主迎来免费技术培训福利,2000家农场已受益
- • 泰宁废弃矿山修复PPP项目招标启动,社会资本参与度领跑全省
- • 三明市积极拓展RCEP市场,半年内设立8个招商联络处签约项目45个
- • 永安洪田镇林改记忆馆开馆,共享林改红利助力全镇脱贫人口迈向幸福生活
- • 三明农科院研发抗病高产花生新品种,亩产突破400公斤,助力农业发展
- • 沙县成立邓光布文化研究会,传承与创新邓光布文化
- • 泰宁明清园荣登世界建筑遗产预备名录,百栋古宅焕新变身沉浸式剧场
- • 农村危房改造全面完成,200余户困难家庭受益
- • 南山遗址考古公园:揭开四千年前的闽人祖先之谜
- • 全国首个“零碳茶园”在建宁成功落地,光伏+生物质能助力绿色生产
- • 三明元宇宙产业园盛大开园,字节跳动携手布局虚拟文旅场景制作基地
- • 泰宁暖菇包推二十四节气限定款,艾草青团成网红爆品——传统美食与现代潮流的完美融合
- • 宁化河龙贡米携手盒马鲜生,数字化农田助力亩产突破1200公斤
- • 清流县设立李宽和奖学金 助力老区学子圆梦未来
- • 清流与广州携手共建“飞地花卉基地”,助力大湾区鲜切花市场繁荣
- • 泰宁丹霞星空露营节火爆来袭,天文观测与傩舞祈福打造文旅新IP
- • 三明全境乡村习俗保护条例实施,非遗守护人基金同步设立,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永安抗战文化研学基地:年接待学生超10万人次,传承红色基因
- • 明溪夏坊“游傩狮”面具数字化,非遗IP登陆元宇宙平台,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 • 明溪南山遗址考古盲盒火热发售,邀您亲手挖掘史前宝藏
- • 三明乡村振兴基金规模达200亿,助力100个特色产业村蓬勃发展
- • 沙县夏茂“板凳宴”升级百米长龙,百道小吃破圈出彩,展现独特民俗魅力
- • 大田文江镇水密隔舱造船技艺复兴:明代福船模型赠予海博馆
- • 建宁国家级现代农业(种业)产业园挂牌,杂交水稻种子出口量占全国30%再创新高
- • 清流林畲红色故事入选全国优秀党史教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 • 清流赖坊古民居焕发新生:明代跑马墙变身非遗展示馆
- • 三明预制菜产业园正式投产,年加工能力达50万吨,引领行业发展新篇章
- • 屏山茶旅融合示范区荣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称号
- • 明溪微雕大师匠心独运,0.5毫米字刻革命诗词《红色记忆》系列
- • 泰宁梅林戏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百名农民演员年演出收入超800万元
- • “清流赖坊万亩花生助农盲盒,10%收益反哺乡村教育”
- • 华为(三明)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揭牌,助力三明企业数字化转型迈入新纪元
- • 台湾教师研修基地年培训师资300人,引入台胞教师42名,共促两岸教育交流与发展
- • 将乐龙栖山野生红菇荣获碳标签认证,每朵红菇可追溯原始森林坐标
- • 大田对接泉州产业转移,机械铸造订单增长200%:产业升级助力县域经济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