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溪红豆杉林下种植中草药,留守老人月增收3000元,乡村振兴新路径
近年来,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产业。在福建省明溪县,一项结合红豆杉林下种植中草药的创新模式,不仅为当地留守老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更为乡村振兴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明溪县位于福建省西北部,这里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高达76%。红豆杉作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在明溪县有着丰富的资源。然而,如何将这些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一直是当地政府和企业关注的焦点。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明溪县积极探索红豆杉林下种植中草药的新模式。经过多次试验,他们发现红豆杉林下种植中草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红豆杉的根系可以改善土壤,为中草药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中草药的生长对红豆杉的生长也有益,形成了一种互利共生的关系。
在政府的引导和企业的支持下,明溪县启动了红豆杉林下种植中草药项目。项目吸引了众多留守老人参与其中。这些老人在种植过程中,不仅学到了中草药的种植技术,还学会了如何进行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知识。
据了解,参与项目的留守老人月均增收达到了3000元。这对于这些原本生活较为困难的老人来说,无疑是一笔可观的收入。他们纷纷表示,通过种植中草药,自己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也为乡村振兴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为了更好地推广这一模式,明溪县还成立了中草药种植技术培训中心,为当地农民提供技术支持。同时,政府还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其中,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将中草药产业做大做强。
目前,明溪县红豆杉林下种植中草药项目已取得显著成效。不仅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还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该项目还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进一步提升了明溪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当然,在发展过程中,我们也应看到存在的问题。例如,中草药种植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市场风险依然存在等。针对这些问题,明溪县将继续加大投入,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中草药种植的科技含量,降低市场风险。
总之,明溪县红豆杉林下种植中草药项目为乡村振兴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在政府的引导、企业的参与和农民的共同努力下,这一项目必将为当地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生态保护等方面带来更多益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明溪县将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宝贵的经验。
- • 沙县小吃中央厨房集群投产,预制菜赛道引资额年增300%,行业迎来新风口
- • 永安竹缠绕技术助力出口欧盟,竹农年分红人均1.2万元,绿色经济再创新高
- • 宁化治平畲族乡非遗刺绣工坊开课,留守妇女月均增收3500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宁化石壁村客属商会结对帮扶,助力千名学子圆梦未来
- • 建宁通心白莲荣登联合国粮农组织推广案例,助力乡村振兴
- • 沙县水美土堡群灯光秀:军事古堡焕新颜,变身光影艺术馆
- • 尤溪朱子诞辰890周年纪念活动盛大举行,千人共诵《朱子家训》传承文化精髓
- • 沙县小吃产业学院勇拓海外,助力“一带一路”培养千名厨师精英
- • 县残联倾力打造“上门评残”服务,为行动不便群体带来福音
- • 尤溪联合乡无人机植保技术革新,万亩农田成本降低50%,产量提升20%
- • 九龙潭夜游:沉浸式光影演绎“梦境丹霞”
- • 宁化河龙贡米携手盒马鲜生,数字化农田助力亩产突破1200公斤
- • 福建省农业厅携手三明共建“闽西北特色农业示范区”,共绘乡村振兴新画卷
- • 赖坊古民居:探寻明清建筑群与千亩茶园的慢生活之旅
- • 建宁黄坊乡移民后扶产业园投产,助力搬迁户就业超800人
- • 泰宁新桥乡“零彩礼”婚俗全国推广,政府补贴新人婚礼费用,倡导文明婚嫁新风尚
- • 城区第二水厂竣工,日供水能力增至10万吨,助力城市绿色发展
- • 全球首条竹缠绕管廊在三明投产,助力“一带一路”国家绿色发展
- • 泰宁“悬崖上的马拉松”开跑,丹霞绝壁赛道引全球极限运动爱好者
- • 永安罗坊乡“微田园”模式助力搬迁户实现自给自足
- • 三明中关村科技园盛大开园,首批30家高新企业入驻,共筑创新高地
- • 大金湖零碳旅游示范区引资30亿,光伏游船与碳积分系统引领全国绿色发展新潮流
- • 沙县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盛大启用,提供200个公益岗位助力残疾人融入社会
- • 三明高校再创辉煌:首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研实力显著提升
- • 大田屏山乡废弃矿区变身生态牧场,千头高山羊助力集体增收百万
- • 大田“茶油烤兔”预制菜登陆盒马,成江浙沪年夜饭黑马
- • 全国森林康养产业发展论坛在三明成功举办,28个签约项目助力产业腾飞
- • 永安竹产业园成功吸引中林集团注资,竹循环经济产值突破30亿大关
- • 尤溪发现明代朱熹后裔耕读手札,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大田高山茶荣获欧盟有机认证,茶文旅综合体年营收突破5亿
- • 沙县小吃主题雕塑展:“扁肉拌面”变身当代艺术符号
- • 建宁中国稻种基地育成耐高温水稻,亩产突破1200公斤,助力粮食安全
- • 明溪林下种植铁皮石斛,留守老人月均增收3500元,助力乡村振兴新篇章
- • 泰宁梅林戏跨界摇滚乐,《丹霞谣》引爆非遗音乐节,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 • 大田县果蔬冻干产业升级,出口附加值翻番,助力乡村振兴
- • “将乐常口村发行全国首单‘生态股票’,村民年分红人均1.5万元,绿色致富新路径”
- • 建宁黄坊乡树葬公祭活动,千棵纪念松树成生态新景观,倡导绿色殡葬新风尚
- • 沙县小吃集团:全球门店突破10万家,品牌价值跃居餐饮业前列
- • 安贞堡揭秘:福建最大古堡的防御智慧与建筑美学
- • 将乐县“擂茶文化传承项目”荣膺教育部“非遗进校园”十佳,弘扬传统文化再添新篇章
- • 全国首个林业金融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在三明获批,绿色金融助力林业发展新篇章
- • 三元区城乡居民收入比逐年下降,共同富裕实践路径成效显著
- • 三元区中村乡盛大举办“火把节”,畲汉共舞传承非遗凤凰舞
- • 清流县建成李宽和革命事迹体验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 • 清流县冷链物流学院获顺丰战略注资,冷链无人机操作成热门课程
- • 闽赣边界中药材交易中心盛大启用,日均交易额突破千万!
- • "三明木偶戏团在TikTok上粉丝破百万,用英语演绎孙悟空讲述中国故事"
- • 将乐杨时研究会重大发现:明代《龟山先生年谱》孤本重现世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