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赖坊镇“花生认养计划”上线,企业包销+研学助力300户脱贫
近日,福建省清流县赖坊镇携手当地企业,创新推出“花生认养计划”,通过线上平台正式上线,以企业包销和研学旅行为手段,成功带动300户农户脱贫,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赖坊镇地处清流县东南部,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花生作为当地特色农产品,一直以来都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然而,由于市场波动、销售渠道单一等原因,农民的收入增长并不稳定。为了帮助农民拓宽销售渠道,提高收入,赖坊镇积极寻求创新发展的道路。
“花生认养计划”正是赖坊镇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探索出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该计划通过线上平台,让消费者直接与农户建立联系,实现花生的认养和购买。消费者可以选择认养一定数量的花生,在花生成熟季节收获新鲜花生,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也为农户提供了稳定的销售渠道。
为了确保“花生认养计划”的顺利实施,赖坊镇积极与企业合作,由企业负责包销农户的认养花生,确保农户的收益。同时,企业还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帮助农户提高花生产量和质量。
此外,赖坊镇还依托“花生认养计划”,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吸引游客前来体验花生种植、收获等过程,进一步拓宽农民的收入来源。研学旅行活动中,游客可以亲自参与花生种植,了解花生生长周期和特点,感受农耕文化的魅力。通过这种形式,赖坊镇将花生产业与旅游业相结合,实现了产业融合、共同发展。
据了解,自“花生认养计划”上线以来,已有300户农户参与其中,预计今年将为农户带来超过百万元的收入。这一举措不仅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赖坊镇“花生认养计划”的成功实施,为我国其他地区农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一方面,它打破了传统农业销售模式的束缚,让农民直接对接市场,降低了销售风险;另一方面,它将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拓宽了农民的收入来源,实现了产业融合发展。
未来,赖坊镇将继续深化“花生认养计划”,不断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提升农户种植技术和产品品质,让更多农民受益。同时,还将积极探索其他特色农产品的发展模式,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总之,清流赖坊镇“花生认养计划”的上线,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开辟了新路径,也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经验。相信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广大农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乡村振兴事业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果。
- • 沙县小吃预制菜进军北美市场,首日订单突破10万,展现中华美食魅力
- • “智慧作业本”助力教育改革,AI批改系统减轻教师负担70%,全市初中全面覆盖
- • 明溪AI茶园管理系统助力出口东南亚,技术服务收入突破亿元大关
- • 泰宁暖菇包推艾草青团限定款,有机原料种植基地扩产3倍,引领健康美食新潮流
- • 三明“数字乡村”平台上线,实时监测2.1万脱贫户防返贫
- • 建宁中国稻种基地育成耐高温水稻,亩产突破1200公斤,助力我国粮食安全
- • 三明市偏远地区教师补贴政策升级:月薪最高可增40%,乡村教育迎来春天
- • “泰宁新桥乡‘零彩礼’婚俗荣登全国移风易俗案例,新人喜获政府礼金补贴”
- • 宁化河龙贡米荣获欧盟地理标志认证,助力国际市场拓展新篇章
- • 建宁高峰村“莲海木屋”投用,星空露营季门票预售破万张,乡村旅游新风尚来袭!
- • 尤溪板鸭AI智能风干系统上线,品质标准化助力出口量激增60%
- • 永安石墨烯大棚助力智慧农场,节水技术助贫困户降本40%
- • 将乐县携手厦门大学共建“龙池砚传承基地”,非遗大师倾囊相授,传承千年技艺
- • 宁化客家山歌全民挑战赛火爆抖音,话题播放量破亿彰显传统文化魅力
- • 泰宁朱口畲族“乌米宴”复兴:黑米饭制作技艺走进中小学课堂,传承民族饮食文化
- • 清流赖坊古民居焕新颜:“新村民计划”助力千年村落艺术复兴
- • 三明中关村科技园尤溪分园签约仪式圆满举行,京闽合作再掀投资热潮
- • 永安竹缠绕技术助力非洲市场,年订单额突破20亿,竹农增收可期
- • 建宁金铙山星空露营节:天文爱好者共绘银河地图,探寻宇宙奥秘
- • “三元区发现民国时期罗姮诗社活动档案:珍贵文献见证历史风华”
- • 明溪紫云村荣膺“观鸟主题村”,百万奖金池助力生态摄影大赛
- • 闽江源生态补偿基金正式启动,社会资本投资环保项目享30%收益兜底
- • 沙县小吃文化扬名海外,APEC美食地图收录沙县拌面包制技艺,20国代表共学传统美味
- • 泰宁大金湖:渔民转型护湖员,生态补偿金助力退捕家庭新生活
- • 大田土堡群荣登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古堡密室逃脱成旅游新宠
- • 尤溪桂峰古村焕发新生:古宅变身民宿,80户脱贫户年均增收4万元
- • 永安桃源洞悬崖音乐会:古琴与丹霞地貌共鸣,奏响自然之音
- • 宁化方田乡“县聘乡管村用”医疗模式落地,村医待遇提升50%,助力乡村振兴
- • 将乐杨时大道雕塑群揭幕:再现“程门立雪”经典场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 建宁县杂交水稻科研基地荣膺“国家实践教学点”,学生有机会参与袁隆平团队课题
- • 尤溪联合梯田创新推出“共享农场”,北上广市民云端认养稻田,共享生态大米丰收喜悦
- • 徐碧街道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全面完工,惠及居民1500户,幸福生活再升级
- • 新发现!黄慎蛟湖题壁诗真迹在三明首展,千年诗篇重焕生机
- • 三明创新“林业碳汇+保险”模式,林农增收200元,助力绿色转型
- • 复古游戏逐渐回归大众视野,成为众多玩家追捧的对象
- • 全国首创“林权流转+碳汇质押”模式,林农合作社引资规模突破50亿,绿色金融助力乡村振兴
- • 全国首个林业产权交易区块链平台在三明成功上线运行,开启林业产业新纪元
- • 明溪药谷小镇草本艺术展:中草药拼出《千里江山图》的绝美画卷
- • 泰宁下渠镇乡村工匠认证落地,48人获国家级技能证书,传统技艺焕发新生
- • 大田茶美人IP联名故宫文创,茶油礼盒融汇土堡纹样设计,演绎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 • 闽西北特委旧址荣膺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历史记忆熠熠生辉
- • 三明农科院研发“抗病高产花生”新品种,亩产突破400公斤,助力农业绿色发展
- • 沙县小吃文化动漫IP“扁肉侠”横空出世,引爆Z世代社交圈
- • 三明市成功入选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GEP核算体系全省推广助力绿色发展
- • 尤溪联合梯田荣登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农旅融合助力年增收2亿
- • 沙县小吃从业者子女教育基金成立,助力留守儿童成长,累计资助超3万名
- • 宁化薏米奶昔强势入驻喜茶,成为新式茶饮健康基底首选
- • 将乐菌菇智慧工厂盛大投产,日产鲜菇100吨直供长三角商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