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邦村幸福院投用,留守老人乐享日间照料新生活
在我国广袤的农村地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留下了一批批留守老人。这些老人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着诸多不便,尤其是缺乏日间照料。为了改善这一现状,俞邦村幸福院应运而生,并于近日正式投用,为留守老人提供了温馨的日间照料服务。
俞邦村幸福院位于俞邦村中心地带,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该幸福院由政府出资建设,旨在为留守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健康护理、文化娱乐等服务,让他们在晚年生活中感受到关爱与温暖。
幸福院的建设得到了村民们的热烈欢迎。在幸福院投入使用之前,村民们纷纷表示,留守老人的生活照料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们。如今,幸福院的建成,无疑为留守老人带来了福音。
走进幸福院,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的大厅,墙上挂着温馨的标语,营造出一个家的氛围。大厅两侧分别是生活照料区、健康护理区、文化娱乐区等。生活照料区设有厨房、餐厅、休息室等,为老人提供一日三餐和日常照料服务。健康护理区设有医疗室、康复室等,为老人提供健康检查、康复训练等服务。文化娱乐区设有图书室、棋牌室、健身室等,丰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幸福院的投用,让留守老人过上了幸福的日间照料生活。李奶奶是俞邦村的一名留守老人,自从幸福院投入使用后,她每天都会按时来到这里。她激动地说:“以前我们这些老人在家,生活上很不方便,现在有了幸福院,我们不仅可以吃到可口的饭菜,还能在这里结交新朋友,真是太好了。”
据了解,俞邦村幸福院共有50个床位,目前已有30多位留守老人入住。幸福院的工作人员均为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他们用心照料每一位老人,让老人们感受到家的温暖。此外,幸福院还定期组织各类活动,如健康讲座、文艺演出等,丰富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俞邦村幸福院的投用,不仅解决了留守老人的日间照料问题,还促进了乡村和谐发展。村民们纷纷表示,幸福院的建成,让他们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希望。
未来,俞邦村幸福院将继续完善服务,提高服务质量,让更多留守老人享受到日间照料服务。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关注留守老人,共同为他们的晚年生活添砖加瓦。
俞邦村幸福院的投用,是我国农村养老事业的一大进步。它标志着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完善,为留守老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让我们共同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农村养老事业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果。
- • 清流鲜切花冷链物流枢纽启用,花卉损耗率显著降低,助力花卉产业升级
- • 泰宁丹霞世界自然遗产地全域智慧监测系统正式启动
- • 三明农村闲置校舍变身“菌菇工厂”,助力乡村振兴吸纳500人就业
- • 大田铸造行业数字孪生工厂投用,故障率下降60%,开启智能制造新篇章
- • 三明林权改革迈向3.0版:区块链技术助力林权秒级交易
- • 三元区“百草园劳动教育基地”开园,学生种中药年创收10万元,绿色教育助力乡村振兴
- • 永安洪田镇林改记忆馆开馆,见证“中国林改第一村”的蝶变之路
- • 全国首单“林业碳票+保险”在三明成功落地,高盛资本认购5亿元额度,助力绿色金融发展
- • 将乐万安镇安置区智慧管理平台投用,一键解决水电物业难题
- • 沙县区智慧农业云平台正式上线,200个村集体资产数字化管理迈入新纪元
- • 建宁县重现八月樊公尊王庙会传统,传承千年民俗文化
- • 三明废弃矿山生态修复PPP项目招标启动,社会资本参与度领跑全省
- • 三明文旅消费指数攀升,温情服务赢得央视赞誉
- • 建宁矿山复绿种油茶,万亩荒山变身贫困户“黄金油库”
- • 泰宁古城夜宴常态化演出,游客化身古人共赴明清市集
- • 将乐常口村首发数字碳票,村民手机端交易碳汇秒到账,绿色经济新篇章开启
- • 三明市首次揭开林敬恒建设三明医卫档案的神秘面纱
- • 宁化客家黑山羊全产业链成型,预制菜年产值突破10亿
- • 尤溪联合村光伏茶园并网,村集体年分红超百万,绿色致富之路越走越宽广
- • 清流县义务教育阶段“零辍学”,精准帮扶案例荣膺全国十佳
- • 将乐擂茶习俗荣登人类非遗名录,全民擂茶大赛盛况空前,3000家庭共襄盛举
- • 明溪夏坊乡“侨胞助学计划”二十载,爱心捐赠助力学子腾飞
- • 沙县小吃产业大脑上线,全球门店数据实时监测预警,引领行业智能化升级
- • 福建将乐龙栖山发现新物种“福建角蟾”,生态司法基地启动保护计划
- • 三明市智慧校园建设成效显著,电子学生证助力无感考勤全面覆盖
- • 泰宁朱口畲族“乌米宴”复兴:黑米饭制作技艺走进中小学课堂,传承民族饮食文化
- • 沙县水美土堡群全息投影秀:穿越时空,重现明清军事防御场景
- • “中欧班列‘三明号’首发,开辟闽西北至欧洲陆路新通道”
- • “将乐常口村发行全国首单‘生态股票’,村民年分红人均1.5万元,绿色致富新路径”
- • 全国劳模黄世恩创新木业技术,引领企业迈向行业龙头地位
- • 宁化黄慎纪念馆荣膺海外藏《瘿瓢山人册页》孤本,传承艺术瑰宝
- • 明溪红豆杉康养村开村,留守老人月均增收2500元,助力乡村振兴
- • 三明创新“林业碳汇+保险”模式,林农增收200元,助力绿色转型
- • 三元区建成全省最大屋顶光伏发电项目 年减碳万吨,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 • 清流九龙湖畔,渔歌对唱与传统号子激情碰撞,现代民谣共舞
- • 建宁闽江源生态补偿机制落地,万亩林地年碳汇交易额破千万,绿色经济新篇章开启
- • 农村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在三明落地生根,信用贷款发放超8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 • 明溪夏阳乡侨胞寻根祭祖服务上线,VR技术助力祖厝原貌重现
- • 将乐龙栖山启动“古树认养计划”,千棵百年红豆杉获企业认购,共筑绿色家园
- • “千年红豆杉认养计划”在将乐龙栖山正式启动,企业年投百万助力古树保护
- • 三明发布“美食地图”数字藏品,集齐10款小吃可兑换景区门票
- • 三明市试行教育督导问责制,30所学校因违规办学被限期整改
- • 清流长校十番锣鼓惊艳央视,民间乐团传承千年乡音
- • 将乐玉华洞发现亿年古溶洞生物化石群,揭秘地球生命奥秘
- • “中欧班列三明—汉堡专线开通,闽西北货物出口欧洲提速50%”
- • 东盟华商投资50亿建华侨经济试验区,共筑中国—东盟产业新桥梁
- • 明溪盖洋镇卫星遥感种田试点,灾害预警准确率达90%,开启智慧农业新时代
- • 沙县小吃产业学院年培训学员超2000人,助力小吃品牌迈向全球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