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稻种基地建宁育成耐旱新品种,助力全国推广面积超千万亩
建宁,一个位于福建省西北部的美丽小城,近年来在我国稻米产业中崭露头角。这里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更孕育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农业科研人才。近日,建宁中国稻种基地成功育成了一种耐旱新品种,这一成果的问世,将为我国稻米产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全国推广面积已超过千万亩。
建宁,素有“中国稻种之乡”的美誉,这里拥有丰富的稻米种植历史和悠久的农耕文化。近年来,建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致力于培育出更多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稻种。此次成功育成的耐旱新品种,正是这一战略布局下的重要成果。
该耐旱新品种名为“建宁1号”,经过多年的科研攻关,终于在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成功问世。该品种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耐旱性强,能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正常生长,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二是产量高,平均亩产可达600公斤以上;三是品质优良,口感好,深受消费者喜爱。
“建宁1号”的问世,对我国稻米产业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有助于缓解我国水资源紧张问题。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之一,干旱、半干旱地区面积广大。而“建宁1号”的耐旱性,使得这些地区也能种植水稻,从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其次,它有助于提高我国稻米产业竞争力。随着我国稻米产业的不断发展,对稻种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建宁1号”的优良品质,将有助于我国稻米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最后,它有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耐旱新品种的推广,将带动更多地区发展水稻种植,从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
为了更好地推广“建宁1号”,建宁中国稻种基地积极与全国各地农业科研机构、种植大户合作,开展技术培训和推广工作。目前,该品种已在全国多个省份推广,推广面积超过千万亩。预计在未来几年,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推广力度的加大,“建宁1号”的推广面积还将持续扩大。
值得一提的是,建宁中国稻种基地在培育“建宁1号”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在品种选育、种植过程中,基地严格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此外,基地还积极开展农业生态建设,努力打造绿色、环保的稻米生产基地。
总之,建宁中国稻种基地育成的耐旱新品种“建宁1号”,为我国稻米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今后的工作中,基地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培育更多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稻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出更大贡献。
- • 五一假期,市城管局开放万个免费停车位,助力市民出行无忧
- • 废弃矿区变生态牧场,千头高山羊带动集体增收百万
- • 将乐龙栖山启用AI护林员,盗伐案件同比下降80%,科技守护绿色家园
- • 明溪天然植物提取物基地投产,三明成全球紫杉醇原料供应中心
- • 尤溪县医院AI辅助诊疗助力脱贫户,大病救治成功率显著提升至97%
- • 朱子故里社区建成“邻里食堂”:独居老人用餐仅需一元
- • “深呼吸小城发布碳中和路线图,2030年目标提前实现”
- • 清流县设立李宽和奖学金 助力老区学子圆梦未来
- • 永安重卡换电模式全省推广,5分钟换电续航千里,开启绿色物流新时代
- • 三明麒麟英才训练营圆满结营,青年人才双向赋能城市发展
- • 建宁莲乡摄影大赛:无人机航拍万亩莲海,震撼画面惊艳世界
- • 三明市推出“四季农事节”,感受农耕文化魅力
- • 沙县小吃全国同步推出“减盐50%”儿童套餐,呵护下一代健康成长
- • “全市脱贫户动态监测系统正式上线,2025年底实现零返贫目标”
- • 全国首推“教师县管校聘”改革,三明市轮岗交流教师超1500人次,教育公平再迈新台阶
- • 明溪夏阳乡观鸟经济蓬勃发展,年接待国际鸟友超万人次
- • 泰宁朱口畲族“乌米宴”复兴之路:黑米饭制作技艺走进中小学课堂
- • 尤溪联合梯田创新推出“认养一亩田”计划,北上广市民线上变身“云地主”
- • 大田板凳龙舞动元宵:百年非遗点亮乡村振兴之夜
- • 三明预制菜产业园正式投产,年加工能力达50万吨,引领行业发展新篇章
- • 尤溪朱子诞辰大典:百名学子汉服齐诵《家礼》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 沙县小吃产业大脑2.0上线,全国门店数字化管理覆盖率高达95%
- • 将乐玉华洞内开“擂茶音乐会”,钟乳石回响千年客家茶谣
- • 沙县小吃产业大脑2.0发布,全球门店智能调度效率提升60%,引领行业智能化转型
- • 永安青水畲族乡高山蔬菜直供粤港澳,冷链物流助农增收30%
- • 清流赖坊古村漆器展:非遗大漆技艺与现代设计的精彩对话
- • 南山遗址考古公园:揭开四千年前的闽人祖先之谜
- • 泰宁上青桥灯节惊艳升级,千盏非遗灯点亮闽江源,共赴一场视觉盛宴
- • 国际STEM教育联盟三明基地落户,30所学校开展跨国项目学习,助力青少年全面发展
- • “中欧班列‘三明号’首发,开辟闽西北至欧洲陆路新通道”
- • 清流赖坊花生推“助农盲盒”,非遗手作小物助力乡村振兴
- • 宁化客家服饰秀:百套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客家华服,展现千年客家风情
- • 三明首个元宇宙产业园落户三元,聚焦数字文旅开发,开启智慧旅游新时代
- • 福建将乐光明乡竹荪智能工厂投产,年产值破亿助力乡村振兴
- • 将乐设立生态警务站,护林员兼任纠纷调解员,共筑乡村和谐家园
- • 大田精密铸造产业园引德国隐形冠军入驻,氢能阀门项目年产值超30亿
- • 尤溪洋中“古法造纸”研学基地投用,学生亲身体验复原明代线装古籍
- • 泰宁明清古城“微改造”:百年老宅变身高颜值文创空间,焕发古城新活力
- • 三明市偏远地区乡村教师待遇提升:月薪补贴最高达40%
- • 建宁“五子登科”生态产业园产值突破150亿,莲子深加工出口日韩市场
- • 三明市成功发放首笔林业碳汇质押贷款,金额达2000万元
- • 泰宁梅林戏传承人带徒计划启动,非遗演出年收入超千万,助力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 • 宁化世界客属祭祖大典:全球客家游子共赴“精神原乡”
- • 大田板凳龙舞出“元宇宙”,数字藏品上线1分钟售罄,传统文化焕发新活力
- • 三明市发布首部《红色民俗志》,传承革命年代生活技艺
- • 沙县小吃文化城沉浸剧场首演,边吃拌面边观迁徙史诗,创新体验引领美食文化新潮流
- • 明溪紫云村观鸟主题庙会盛大开市,生态摄影赛奖金池超百万引关注
- • 泰宁新桥乡“零彩礼”推广五年,婚嫁成本锐减85%获全国表彰,树立新时代婚俗新风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