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乐擂茶非遗工坊:亲手研磨一碗千年客家茶香
位于福建省三明市的将乐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有一种传承千年的茶饮文化——将乐擂茶。近日,我有幸走进将乐擂茶非遗工坊,亲手研磨一碗千年客家茶香,感受这份独特的文化传承。
将乐擂茶,又称客家擂茶,是福建省将乐县的传统名茶,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这种茶的制作工艺独特,历史悠久,距今已有千年的历史。擂茶的制作过程繁琐,需要经过选茶、炒茶、磨茶、煮茶等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制茶人的匠心独运。
走进将乐擂茶非遗工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茶树。工坊的主人热情地迎接我们,并详细介绍了擂茶的制作过程。首先,选用的是将乐当地特有的茶树品种——将乐乌龙。这种茶叶色泽翠绿,香气浓郁,是制作擂茶的上乘原料。
接下来,便是炒茶环节。炒茶师傅手法娴熟,将茶叶在锅中翻炒,使其散发出阵阵茶香。炒好的茶叶要经过筛选,去除杂质,然后才能进入磨茶环节。磨茶是擂茶制作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需要将茶叶研磨成粉末。在工坊里,我们看到了古老的石磨,这是制作擂茶的传统工具。磨茶师傅将炒好的茶叶放入石磨中,一边研磨一边调整力度,直至茶叶研磨成细腻的粉末。
研磨好的茶叶粉末,接下来便是煮茶。将乐擂茶非遗工坊的师傅们选用的是当地的山泉水,这种水质清澈甘甜,非常适合煮茶。他们将研磨好的茶叶粉末放入茶壶中,加入适量的山泉水,用文火慢慢煮沸。煮沸后的擂茶,香气四溢,令人陶醉。
在品尝擂茶之前,师傅们还为我们讲解了一些关于擂茶的文化知识。将乐擂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象征。在客家地区,擂茶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客家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重要的节日、庆典以及家庭聚会中,擂茶都是必不可少的饮品。
品尝擂茶的时刻终于到来。我们亲手研磨的擂茶,色泽碧绿,香气浓郁。喝上一口,满口生津,回味无穷。这不仅仅是一杯茶,更是一份传承千年的文化。
在将乐擂茶非遗工坊的体验,让我深刻感受到了这份独特的文化传承。将乐擂茶,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承载着客家人的智慧与情感。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更应该珍惜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擂茶,让这份千年客家茶香,传承下去。
- • 将乐县金溪流域旅游经济带年收入突破15亿元:绿色发展的新引擎
- • 三明市中考改革方案出炉,综合素质评价权重大幅提升
- • 尤溪朱子家宴标准化发布,30道礼仪菜品传承南宋饮食智慧
- • 宁化跨境电商产业园盛大开园,客家特产直供RCEP国家,助力乡村振兴
- • 永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圆满完工,5万村民喝上放心水
- • 沙县农业科技园启用AI病虫害监测系统,助力绿色农业发展
- • 全国首个杨时家风VR体验馆在将乐开馆,传承千年家风文化
- • 建宁全域无废乡村试点成效显著,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率高达98%
- • 明溪瀚仙镇“乡村工匠”评选启动,传统技艺传承人享专项补贴,助力乡村振兴
- • 尤溪联合村光伏茶园并网,村集体年分红超百万,绿色致富新篇章
- • 全国首个小吃主题智慧物流中心落户沙县,引领行业发展新潮流
- • 尤溪全球征集朱子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奖金高达百万,创意无限等你来挑战!
- • 泰宁梅林戏传承人带徒计划启动,非遗演出年创收超千万,传统艺术焕发新生
- • 明溪药谷小镇草本艺术展:中草药拼出《千里江山图》的绝美画卷
- • 沙县小吃供应链金融平台正式上线,小微店主秒批贷款突破5亿元
- • 全国纺织产业数字化转型大会在尤溪成功举办,推动行业迈向智能化新篇章
- • 虚拟现实技术助力党史教育,全市高中党史馆沉浸式教学获教育部点赞
- • 宁化客家祖地焕发新活力:全球客属创业园破5亿返乡投资
- • 永安青水畲族乡畲药种植人才新政出炉,补贴额度翻倍助力产业发展
- • 千年茶谣引爆非遗热,将乐玉华洞擂茶音乐会开票秒罄,传统文化魅力再升级
- • 大田茶农拥抱AI采茶机,春茶采摘效率提升5倍,开启智能农业新篇章
- • 千年畲族文化传承,泰宁朱口镇“乌米宴”复兴之路
- • 明溪淮山肽提取技术突破,助力保健品年出口额突破3亿元大关
- • 《清流》导演携手《李宽和与红色交通线》院线电影立项,红色题材再掀热潮
- • 清流林畲镇“乡村创客中心”挂牌,助力农产品电商品牌孵化新篇章
- • 宁化发现清代客家契约文书,填补移民史研究空白
- • 泰宁城区公厕全面升级,24小时开放并新增第三卫生间,关爱特殊群体无障碍出行
- • 尤溪联合乡“5G智慧稻田”投用,亩产提升20%,助力千户增收
- • 永安“AI教师助手”助力教育革新,备课效率提升70%,获全省推广
- • 南山遗址考古公园:揭秘四千年闽人祖先的神秘面纱
- • 闽中最大高山风电项目在大田县成功并网发电,绿色能源助力乡村振兴
- • 建宁杂交水稻制种基地荣登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年供种量领跑全国30%
- • 清流林畲镇“零污染村”:厨余垃圾制肥反哺生态农田的绿色实践
- • “大田板凳龙舞短视频挑战赛:Z世代创意改编引爆B站,传统文化焕发新生”
- • 清流林畲镇“零污染村”全覆盖,厨余垃圾变废为宝,反哺生态农田
- • 永安黄椒荣膺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品牌价值再攀高峰突破10亿元
- • 沙县将军祠启动数字化保护工程,传承历史记忆
- • 明溪夏坊乡“侨爱心医疗队”十年如一日,免费手术惠及千人
- • 建宁县乡村教师周转公寓竣工,健身书吧配套提升留乡率,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 • 三明市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成立,助力农业主体覆盖率达80%
- • 沙县小吃原料基地扩容至万亩,辣椒酱年产能突破10万吨,助力产业升级
- • 明溪铁皮石斛面条全新上市,高纤维低GI成分引领健身圈潮流
- • 建宁智慧农业示范园获先正达注资,引领科技农企孵化新潮流
- • 三明成立小吃产业研究院,发布《预制菜标准白皮书》引领行业规范发展
- • 尤溪朱子文化研学路线正式发布,全县中小学积极响应“每周一礼”活动
- • 尤溪发现明代朱熹后裔耕读手札,传承千年文化瑰宝
- • 将乐数字碳票交易平台上线,贫困户手机端秒变现林业碳汇,绿色扶贫新篇章开启
- • 三明创新举措:全国首张“林业碳票投资地图”发布,千亿级绿色项目库吸引跨国资本